逐梦副中心 喜看新变化 系列报道 | 南阳的路 愈走愈畅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逐梦副中心 喜看新变化 系列报道 | 南阳的路 愈走愈畅
作者:  于欢 张玲

逐梦副中心 喜看新变化 系列报道 |

畅通之路


  路,蕴藏着机遇;路,昭示着发展。南阳的路,愈走愈畅。

  ——题记


城市道路四通八达。

  有些变化,你根本想不到;有些惊喜,来得太突然。

家住南阳市中心城区医圣祠街的市民吴旭就深有感触。3月16日,记者一见到他,说起城市道路,他高兴地说:“原本上班得15分钟的路,现在5分钟不到……” 他节省下来的10分钟路程,得益于医圣祠路断头路的打通和文明路、关帝庙路的贯通,这些断头路的打通,极大缓解了建设路、新华路及周边的交通压力,方便了附近居民,更让城市路网畅通不少。

医圣祠东路打通之后的巨变,只是南阳市中心城区道路之变的一个缩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变强,南阳市道路全面升级发生巨变。

仅去年,中心城区就打通“断头路”“卡脖子路”5条,新竣工道路7条,大城形象,扑面而来。 

比政府工作报告上的数字更直观的,是呈现在市民眼前的高标准城市公路,是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开和城市路网的日趋完善,这些点滴之变,有力支撑起了省副中心城市的骨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从堵到通 民心之路

  一条条路从无到有,带来一系列的蝶变效应。它不单是一条有形的路,也是引领城市经济的发展之路,更是赢得民心的利民、惠民之路。

  “断头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每打通一条“断头路”就像疏通了“血管”,车流就能汇入更宽广的“动脉”。去年以来,我市在城区不仅打通了南都路北延、原西环路、纬七路、北京南路、关帝庙路、麒麟路卡脖子路、滨河路黄龙庙段等7条“断头路”,还新建和改造了多条主次干道,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不仅拉大了城市的框架,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综合服务功能。

  “路多了,路宽了,路好了……”昔日的不便,今日的畅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的南阳城,当你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前行时,都有多条路线可供选择,出行不再难。

  出租车司机顾睿对道路的变化感受颇深。他笑着说,像范蠡西路、梅溪南路等近在咫尺的断头路、卡脖子路被打通,路好走了,活更多了,收入也随之提高了。

  位于车站路与人民路之间的光武路段虽然不算长,但长期以来破损不堪且时常拥堵,犹如一张刺眼的城市“牛皮癣”。如今,随着光武路取直、临路违建的拆除改造提升,昔日拥堵的街道成为记忆。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路两旁的景观绿化,充满了现代气息,勾勒出了一幅动感十足的现代城市街景。“这条路,我们期盼了多年,终于梦想成真了。现在环境改善了,人流量多了,生意也好了。”附近商户李明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建设路魏公桥段“堵堵堵”、文明路上违建占道……昔日“路没路样”的道路,让咱老百姓上班、回家的路异常不便。今年春节前,南阳市启动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城市提质更新步伐加快,这些如鲠在喉的“断头路”“卡脖子路”变成了康庄大道,上班的路、回家路不再拥堵不堪,一通百通人心通,提升了一座城的幸福指数。

  从窄到宽 发展之路

  一条条城市道路的延伸和升级,标志着美好生活迈进的历程,也蕴含着物质与精神的良性互动。

  驱车沿着独山大道一直向北,过信臣路行至独山大道北延段,两侧高楼拔地而起,花卉苗木随风摇曳,日渐成型的社区与稍远处的独山森林公园渐为一体。

  “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见证和缩影,独山大道建成前曾是又窄又乱的老环城路。2002年建成的独山大道,横贯南北,拓宽了不少,焕然一新。城市再发展,独山大道已然是城市车流量最多的道路之一,如今又显得拥堵不堪。今年,南阳市两级财政计划投资7亿元用于打造以独山大道为引领的5条特色商业街,要不了多久,独山大道将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精品街。”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赵伟看着车窗外的街景如是说。

  美观亮丽、城市功能完善的道路是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年,中心城区计划完成光武路西延、人民路南段(包含在淯阳桥重建项目)、长江路南段、邓禹路等路段的提升优化,大美南阳指日可待。

  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教研室主任王恒热衷于用无人机记录城市的发展。在他的镜头里——

  向北望,全长30.8公里,北起鸭河公路桥,南至卧龙区七里园乡大寨村,与中心城区人民路相接的鸭河工区至中心城区快速通道已竣工,由鸭河到中心城区车程将缩短到20分钟;

  东进,高铁片区内的东环路、月季大道线条分明,宜居宜业的东部新城靓影渐现;

  朝南看,羊山路、丰山路、紫山路、蒲山路、杏花山路等一大批建设已久的道路喜获“新名”,随之围绕这些道路打造的绿化、亮化以及经济带,将为整座城市赋能、增值;

  面西,车站路下穿新华路隧道车水马龙,彰显着城市的活力;而连通麒麟路和中州路段的西环路通车在即,城西区域发展一片蓝海……

  这些原本不太畅通的道路变成通途,经过优化提升变成便民路、致富路、风景路、绿色路,不仅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而且有效缩短了群众的出行距离,更有利于城市中心向周边拓展,促进市区周边的开发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吸引力。

  从慢到快 腾飞之路

  “想当年,从南阳去郑州路上要走七八个小时,看现在四通八达方便又快捷!”尽管如此,市文联副主席杜思高还是迫切希望能有更多的交通方式连接南阳。

  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是城市发展之需,是民心所向,更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也是丈量市民心中幸福指数的标尺。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至今仍不过时。

  市委、市政府始终没有忘记,从危机中寻找新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誓让南阳交通由弱变强——

  高速南阳站和独山站等5个出入市口改造项目,已被列入南阳市2022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积极推进南信合高铁开工建设,全力争取沿淮高铁南驻阜段、二湛通道南阳段进入国家相关规划等愿景,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南阳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这意味着,南阳枢纽城市建设将上升到国家层面加速推进。南阳依托正在加速构建的“空水铁公”一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正成为中原城市群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门户和联系京津城区的重要桥梁……

  随着这些连通着广阔未来的道路梦想照进现实,一个面向未来、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南阳综合交通体系已构建,一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和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现代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成为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大动脉”。

  城市的这一条条路,是市民的上班之路、创业之路,也是回家之路、幸福之路。它不仅是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致富路,也是一条条带动南阳结构调整、推进转型跨越之路,更是一条蝶变为省副中心城市的“民心之路”。(全媒体记者 于欢/文 张玲/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