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终特稿 | 绿色发展绘就南阳新画卷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2021年年终特稿 | 绿色发展绘就南阳新画卷
作者:  于欢

全新开局 全力奔跑 大手笔建设省副中心城市  2021年年终特稿 |

绿色发展绘就南阳新画卷


1.jpg

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鸟瞰图。(资料图片)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回顾过去一年,南阳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生态文明制度日臻完善,环境之变带来产业之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潜力之城展现出绚丽新景象……

  据统计,2021年1~12月,南阳市PM10平均浓度为77微克/立方米,优于省定目标;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优于省定目标;优良天数为268天,超省定目标31天,实现了“两降一升”。32个水质国省考断面达标率为100%,优良比例为93.8%,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而今,泛舟绿水,游赏青山,与花鸟为邻,这般田园诗意随处可寻。优良的生态,已成为南阳城的名片与骄傲。

  严字当头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2021年,南阳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而心怀激荡,砥砺前行——

  南阳始终把服务南水北调这一“国字号”工程作为政治责任、南阳担当,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

  先后关停规模以上企业1163家,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500家,完成528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20余家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8座,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7个、垃圾处理设施30个;

  划定干渠两侧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严守生态红线,先后否决、终止各类工业项目430余个;

  在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设立标牌166个,建设围网4.2万米,在一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设立禁航标志6000米,共排查水源区点位数14562个,认定环境风险源97个,已完成整改85个;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空天地潜”四位一体的立体动态监测网,实行“河长+警长+检察长”和联防联控机制,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一组组精准的数据,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是万千南阳儿女为之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是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得到提升,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回升,昌平、延庆、怀柔、门头沟等区出现了泉眼复涌。

  这条河,改变着北方,也深刻改变着南阳。

  城市因生态更美丽,生活因舒适更幸福。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护生态”到“谋致富”,生态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生态收益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态观光游引来八方客,盘活了经济,乐享生态红利的群众日子愈来愈好……

  主动作为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在满城绿意半城水的映衬下,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悠闲飘过,蓝得那样纯粹……”

  类似的“南阳蓝”霸屏文案,在过去的一年,相信每个南阳人的朋友圈里都有所展现。

  2021年,南阳市优良天数为268天,超省定目标31天,堪称近年来最好数据。这些“好天气”的取得,离不开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南阳市主动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聘请国内一流技术团队,强化科技支撑,开展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开展“春”“夏”“秋”“冬”四季攻坚,加快四大结构调整,铁腕治污,不断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狠抓“控尘、控煤、控车、控排、控油、控烧、控烟花爆竹”7个关键领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精准建设工地扬尘管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施工、渣土夜间违法运输及不执行“十个百分之百”等扬尘防治规定,重点对中心城区在建建筑、水利、公路、市政基础设施、拆除(拆迁)等施工工地及夜间渣土车运输等,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全力打造更多优质的“南阳蓝”。

  同时,以水源地保护、排污口整治、全域清洁河流为重点,开展水质达标、“三清一查”、入河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共排查畜禽养殖场(户)362家,48家问题已完成整治;排查清理河流72条,清理污水1627吨、垃圾7943立方米;排查入河排污口141个,17个问题已整改到位;完成全市147个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

  生态是南阳最大的优势,绿色是南阳最美的底色。

  市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崛起、美丽富民这条主线,把绿色南阳崛起的方向和路径,勾勒得更为清晰。

  放眼望去,南阳市生态建设的美丽嬗变日新月异,正不断进行中……

  强化责任

  构建生态发展大格局

  “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崛起,绘就美丽富民新画卷。”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南阳2021年的生态建设,这句话再合适不过。意蕴深长的愿景,体现的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宣示的是奋勇向前、不断争先的决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过去的一年,南阳站在了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新起点,对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是河南省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这不仅是完善南阳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更彰显了南阳践行“两山”理论的科学务实态度。

  2021年8月,南阳市实施的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责任状,誓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块“金字招牌”;而统筹推进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国储林项目、用能权和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旨在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民更富的宏伟目标。

  “绿色崛起、美丽富民”是一篇大文章。过去的一年,在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南阳市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南阳这座潜力之城正同心同德聚力而行,其景日新。(全媒体记者 于 欢)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