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七中:武侯栖处燃红烛 文明之花满园香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七中:武侯栖处燃红烛 文明之花满园香
作者:  蔡新国 张进朝 李玉

做好精细化管理,用好高成长教师,讲好“耕读”文化,南阳市第七中学校——

武侯栖处燃红烛  文明之花满园香


图片3.png

  在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深厚的国家4A级景区武侯祠东侧,有一所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才培育摇篮——南阳市第七中学校。

  60多年来,栉风沐雨,几度易名,该校始终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立德树人,传承发展,开拓创新,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和谐理校”,将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根植于诸葛亮“智圣”文化,潜心智慧教育,以“耕读”特色培育文化自信,并融入教学中,灌输到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思想中,结出了累累硕果,构建出一个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厚的学生成长摇篮,培育出一批批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

图片1.png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资料图片)

  近些年,在卧龙区教育发展新格局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该校取得了中招成绩连续五年攀升的优异成绩,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南阳市平安校园”“德育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及卧龙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班主任队伍建设示范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卧龙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一大批荣誉。

图片2.png

德艺双馨教师团队(资料图片)

  党建为龙头,班子当示范

  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志存高远、拼搏奋进。

  一直以来,市七中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党建引领校建,以党建引领班子建设,将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环境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位老师心中,组建了一支思想意志坚定、业务能力突出、身先士卒、任劳任怨的班子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市七中校长徐梅泽介绍:“学校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推行分包管理制,组建了校级领导、中层分包队伍,年级管理团队,教研组、备课组队伍等三支管理队伍,制订各自职责。校级领导带头抓教学,积极推行年级管理制,所有校领导全部沉入年级,所有中层都超工作量担课并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奠定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去年学校举办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卧龙区教体局领导对该校给予高度评价:“南阳市第七中学校的办学质量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这是全体教职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

  去年秋,卧龙区教体局党组决定恢复南阳市第七中学校的机构名称,希望学校继续确立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思想,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凭借强烈的进取心和争创一流意识,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卧龙学子。

  管理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心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思想个体,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把优点扩大化,缺点缩小化,给点阳光就能换来春色满园。

  本着这一初衷,市七中在教学上坚持走自主特色发展之路,实施“双分管理”和“自主管理”的双轮驱动战略,建立“点上着眼,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管理体系,学校-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学生会、自管委-班干部;家庭-学校-社区;构建了人人参与,人人会管的精细化管理网络。

  学校从教师备课、教学、巡课、作业批改、分层教学、考后分析等方面齐抓共管,推行“五步教学法”,根据学生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分包到老师,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成绩全面提升。

  拓宽育人渠道,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系列安全行为教育、“心灵之约”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做合格公民”系列法治教育、常规纪律卫生教育等“五大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提升。

  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青春校园”广播站、书法、武术、跳绳、手工制作、英语口语、乒乓球等社团,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队伍重管理,教师高成长

  植根教坛育桃李,为有来日扑鼻香。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一个好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市七中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位老师的成长过程中,德育先行,教学相长,以各类德育活动为载体,全面、全程、全员、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一个窗口,推动学校文明德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进行。

  在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中,该校加强师德教育学习,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一票制,极大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构建出以中高级优秀教师为引领,中青年教师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组建出一个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该校还构建完备的师德师风结合考评体系,并在学校大门口显著位置设立师德师风承诺公示栏,公布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监督;出台多项师德师风制度、行业规范制度等,加大对师德师风监督检查和对违规违纪人员处罚。

  同时,该校还通过举办“课改首席教师”公开课大赛、“每周五班主任会”“最具成长力教师”和外出学习、聘请优秀专家名师座谈等途径,促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群体全面提升。

  “耕读”播文化,素养助成长

  市七中毗邻诸葛孔明躬耕地武侯祠和南阳名胜汉画馆,现有38个教学班,教师178人,在校生3218人。

  该校各类功能室齐全,设置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多功能教室和篮球场等,配备标准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近年来,随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将党建文化、“耕读”文化和德育文化等融入整个校园中,打造了俯仰皆是文化的氛围,现已成为市七中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开展“耕读”文化教育,徐梅泽有自己的理解,她说:“‘耕读’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信仰和价值取向。在诸葛亮躬耕地传播‘耕读’文化,突出‘耕读’教育,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作为净化人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手段,还能够树立中学生自立自强、服务奉献、敢于担当的劳动观念。从‘耕读’教育的发展来看,其包含着‘为民造福’‘以身许国’‘舍己为人’的大局意识,蕴含着‘知行合一’的品行教育,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传习智慧,润养品格。

  社会的称赞和认可,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作为教育人,市七中人将继续秉持“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积极践行“以爱为底色,静心做教育”的卧龙教育理念,深耕诸葛亮“智圣”文化,育德为先,素质化办学,特色化办学,致力于将市七中打造成卧龙区乃至南阳市的一所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知名学校,为我市不断发展壮大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全媒体记者 蔡新国 张进朝 李玉)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