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12月28日下午,镇平县老庄镇凉水泉小学校园内传来阵阵令人陶醉的悠扬琴声,原来是学生们在上课后服务课程,饶有兴致地弹奏着小提琴。
这是镇平县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为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矛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镇平县教体局将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与午餐供应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深入推进。
根据《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自9月14日开始,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一是推行“5+2”模式(义务阶段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确保放学时间与上下班时间有机衔接。二是制定“1+N”菜单,即每天一节作业辅导课,加上体育、艺术、科技类等多种特色课程,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兴趣。目前,全县参与课后服务学生117749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87.4%),参与教师8006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88.6%),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该局出台《镇平县中小学校校外配餐管理办法》,从食材质量标准、质量保险、供餐要求、监督管理、合同解除等方面对午餐供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午餐供应是民心工程、良心工程,要对得起家长,更要对得起学生。”县教体局班子成员赵希龙表示,“每周,教体局股室、中心学校负责人分赴各个学校查看午餐情况,并进行陪餐。每月25日,学校、中心校、教体局‘三方联动’,同时邀请部分家长代表们到供餐企业实地查看,共同为孩子吃饭事宜出谋划策,确保孩子们吃的饱、吃得好、吃的安全。”
目前,县城区学校已实现午餐供应全覆盖,为16285名有在校就餐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占比66.65%。
镇平县教体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启“官方带娃”模式,开展课后优质服务,为学生提供健康营养午餐,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让教育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浸润百姓心田。
编辑:镇平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