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高新区: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以来,南阳市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四改一治”工作为抓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走出了一条产城高度融合的发展之路。
科学精准搞谋划
城市更新举措多
科学谋划,产城融合。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结合市区规划,坚持资源整合、功能优化、发展统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确定了更新改造百里奚街道、提升完善张衡街道,高标准打造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科学谋划了南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片区改造等7个城市更新项目。
为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该区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指挥部召开5次专题研讨会,通过项目推介会、媒体推广、个人引荐等方式,先后与中建、中铁建、财信等50余家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目前已与8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该区广泛进行城市更新项目融资,在积极申请政府专项债的同时,积极与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央企金融部门对接,目前已与农发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国开行、进出口银行深入对接。
务实笃行践初心
凝心聚力搞征迁
按照《南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提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新区计划用3年时间,分批次完成14个行政村的更新改造,目前征迁工作有序推进。
细致摸底,夯实基础。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征迁工作启动后,园区管委会多次征求社区群众意见,科学制定征迁补偿安置方案,并组成8个工作队,深入村民家中宣传政策,逐户调查摸底,对涉迁户的户籍、人口、房屋结构、建筑面积逐一建档编号,为征迁补偿安置工作奠定了基础。
集中力量,全员参与。9月6日,中关村产业园区全体人员和康庄、王庄、虎庙三个行政村的“三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全力投入征迁工作中来,按照责任分工,分成若干个签约小组,采取“5+2”、“白+黑”工作方式,直到最后一份协议签订完成。
把脉会诊,化解矛盾。集中攻坚阶段,园区班子、社区干部每天晚7点准时召开碰头会,针对当天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把脉会诊,及时有效化解了各类新问题、新矛盾。目前,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已完成征迁356户,许庄社区已完成征迁122户。
老旧小区焕新颜
城市更美更宜居
高新区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现场调研,提升改造方案,从空间结构、功能、交通、停车、绿化五方面进行设计,突出实用性、文化性、美观性。
该区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办法,结合小区实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规划方案。本着“应改则改”的原则,依据《南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操作指南》,把基础设施、环境设施、安防、养老服务设施等作为重点,从地下到地上、从楼内到楼外全方位实施改造。通过改造,住房结构优化,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高新区通过对小区的改造,改变了过去老旧小区行路难、停车难,环境、卫生、治安差的状况,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与居民幸福指数。目前,该区已完成和庄社区五一小区、农科院家属院、新华书店家属院等47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改造建筑面积共计52.5万平方米。
社区功能再增强
幸福指数节节高
高新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惠民利民工程的同时,不断完善社区功能,规范社区管理,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完善社区功能,提升幸福指数。高新区管委会家属院经过改造,家属院的道路、供水管道、供电线路等设施得到了维修和完善,其中绿化改造面积2300平方米,改造老年康养中心134.38平方米,公厕41.46平方米。
规范社区管理,完善保障机制。该区在社区管理上建立一套有工作架构、有经费保障、有科学激励的基层管理体系,通过不断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对全域内人、地、事、物、组织“全覆盖、全时空、全响应、数字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实现“小事不出网格、一般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制度目标。
下一步,高新区将对城市更新、园区建设运营、产业引导招商等进行统筹规划,通过高起点规划,完善产业服务配套,培育和引入特色产业,形成联动城区、辐射周边的产业布局,为高新区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媒体记者 陈大公 通讯员 樊佳)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56名南阳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正式上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