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民张崇:牵手南阳晚报 传递向善正能量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民张崇:牵手南阳晚报 传递向善正能量
作者:  徐蕾 张玲

从“关注晚报”到“被晚报关注”,市民张崇——

牵手晚报  传递向善正能量


微信图片_20211114162320.jpg

张崇展示他收藏的《南阳晚报》

  11月13日,南阳市城区孔明路龙达新天地小区,仲景街道河南中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崇利用周末,请来了南阳市中心医院的专家为小区居民义诊。每个月为小区居民办一件好事,是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后他为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标。多年做公益,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张崇说是由于《南阳晚报》多年来的关注与肯定,给了他继续在公益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有困难,总会想到这份报纸

  张崇今年35岁,四年前来到仲景街道河南中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成为一名物业经理。小区居民有时需要在报纸上刊登声明之类的信息,也有居民咨询一些民生政策,大家有困难来找张崇。物业管理方面的事张崇都能帮大家解决,而物业管理之外的事,张崇需要帮忙打听,于是他关注到了《南阳晚报》。他想给居民们解决的问题,《南阳晚报》都能帮到他。

  去年10月15日,张崇看到同为南阳义工联义工的刘兴安发了一条微信:广东省梅州市69岁的张耀扬老人要寻找失联44年的南阳籍老战友李忠厚、陈士范。张崇得知这一情况,想到了《南阳晚报》,他带着刘兴安找到晚报记者,说明了情况。次日,《南阳晚报》便以《兄弟呀,我想你了》为题报道了这个寻人消息。这篇报道正好被陈士范的侄子看到,他主动联系了刘兴安和张崇,提供了陈士范的联系方式。10月19日,张耀扬和陈士范通过微信隔空见面,互诉想念之情。通过陈士范,张耀扬得知另一位战友李忠厚已于10年前离世。能在有生之年见面,两位老战友非常激动,他们感谢《南阳晚报》以及热心人张崇、刘兴安帮他们圆梦。

  用张崇的话说,多年来,小区居民有困难总能想到他,就像他有困难总能想到《南阳晚报》一样。

  做公益,幸有晚报一路相伴

  张崇做公益多年,从没想过去宣传自己。然而,正是他淡泊名利、丝毫不计较得失的品格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吸引了一批正能量的人。他们一起去扶贫济困,一起去抢险救援,到哪里都能赢得赞声一片。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一时间,口罩成了市场上紧缺的物资。张崇发现,小区一些居民因买不来口罩,出门时任何防护措施都没有。于是他四处联系,只要听说哪里有卖口罩,就第一时间赶去,不论价高价低,买回来送给没有口罩又确需外出的居民。后来他又从新闻上得知,许多公安民警、医务人员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便通过微信朋友圈求购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到一线。自此,这个厚道的退伍兵,进入《南阳晚报》记者的视线,他的善举被报道后,引来众多市民点赞。

  2020年7月,张崇和他的“爱心正能量群”里的26位代理妈妈再次被《南阳晚报》关注。5年间这群热心人给方城县120个因家庭变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孩子送去关爱,为孩子们注入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弥补了孩子们的亲情空缺。

  2021年7月,郑州、新乡因暴雨受灾,张崇买了救援物资要去救灾,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我参加过多次抢险救灾,经验和体力还行,谁去救灾,求携带……”信息发出后,退伍战友、邻居、朋友以及公司员工积极响应,要跟他一起去救灾。这件事被《南阳晚报》记者捕捉到,并全程关注张崇等在新乡不顾危险,救受灾群众于危难的事迹。和他一起参与救灾的退役军人高正还获评河南省防汛救灾“身边好人”称号。

  行好事,遵从内心步伐坚定

  做公益这么多年,张崇已记不清投入多少资金和精力,也没有算过收获多少失去多少。他常说,从小父母教育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疫情防控先进典型”“南阳市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2020年度南阳市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2019~2020年度南阳市十佳无偿献血志愿者”“宛城区优秀共产党员”……张崇的办公室里,一份份荣誉见证了他的成长。

  “《南阳晚报》的关注和肯定,以及周围朋友、同事的支持,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我身边正能量的人越聚越多,代理妈妈群从最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人,义务献血群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1人……”张崇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这些年,感觉十分充实。(全媒体记者 徐蕾 张玲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