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最美不过禾下乘凉梦
评论员 张世超
1603.9公斤!
2021年10月17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继去年突破1500公斤大关后,再次刷新纪录,双季亩产为1603.9公斤。此外,今年八月份,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这批“巨型稻”的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预计亩产亦可达1600斤以上。
这意味着,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粮情,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这些粮食,养活了数亿人。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八年大丰收,尽管我们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1/5的人口,尽管我们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实现了“六稳”、“六保”,但是我们对于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南、泰国等国已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加上全球不同范围内的极端气候,或会造成世界局部地区农业粮食减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变化、频频突发的自然灾害,中国更应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风险管控的防范意识,及时评估和排查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从国内小环境来看,农村耕地季节性撂荒面积增加、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程度不高、食物浪费严重等现象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期间,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
“我有一梦,叫做‘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 最美不过禾下乘凉梦,这梦不仅仅是袁老的梦,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梦。当前,乡村振兴靓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盛世无饥馁的宏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只要拿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定能绘就“麦浪飘香 岁稔年丰”的美好明天。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 | 小公厕里的大民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