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用“公”无私 大“筷”人心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 | 用“公”无私 大“筷”人心
作者:  陈向阳

用“公”无私 大“筷”人心

评论员 陈向阳


  外出戴口罩,进门扫码……现在大家都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在各个防疫环节中,守住“舌尖上的健康”更是题中之意,因此,必须摒弃“一双筷子吃天下”的习惯,让公筷公勺引领用餐新“食”尚。

  去年3月,南阳市文明办、南阳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相继发出倡议,引导推进公筷公勺行动,得到餐饮企业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倡树文明健康的就餐方式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任重道远,不容松懈。

  筷子一头连着嘴巴,一头就有可能连接病毒和疾病。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唾液中可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流感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能通过患者或感染者使用的筷子污染食物,造成其他进食者感染疾病。同时,围桌进餐还容易造成细菌病毒交叉感染,增加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11位疾控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使用公筷与否对用餐后细菌数量的影响,发现菌落总数最大相差250倍。可见,筷箸情长时,推杯换盏间,也为病毒细菌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文明就餐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既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据悉,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将使用公筷公勺写入地方性法规。去年5月,浙江衢州一饭店因未配备公筷公勺,违反了《衢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使用“公筷公勺”的规定被罚款,开全国针对公筷公勺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先例。对未配备公筷公勺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不仅可以形成一定的法律威慑力,也可以打破不少餐饮企业的观望心理,提高公筷公勺配备率,对促进公筷公勺的推广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担忧,公筷公勺的使用,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疏离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公筷不是距离,而是健康的桥梁,我们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这不仅会降低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概率,也是对大家最好的保护。

  一双公筷,健康常在。在全社会推行公筷公勺的“餐桌革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餐饮企业要做推广公筷公勺的先行者,主动为用餐者提供公筷公勺,温馨提醒用餐者文明用餐,做到进店有标语、餐桌有标牌、用餐有公筷。每个市民文明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要从一双公筷开始,堵住“病从口入”关。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为了自身健康,也为了传递文明,请主动使用公筷公勺,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共同倡导就餐新“食”尚。你的用“公”无私,必将换来大“筷”人心。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