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南阳 | “水饭店”与王莽撵刘秀的故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走遍南阳 | “水饭店”与王莽撵刘秀的故事
作者:  李善喜 潘新贺

走遍南阳 | 

“水饭店”与王莽撵刘秀的故事

  

  提起诸葛亮初出茅庐荣立头功的古战场博望坡,可谓中外闻名,博望坡即如今的方城县博望镇。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不但保留着许多历史古迹,也流传着诸多美丽的传说。

  在博望街东一公里处,有个叫水饭店的村子,关于“水饭店”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段传说。

  据传说,在西汉末年,王莽簒权,刘秀召天下豪杰共讨之,怎奈王莽兵多将广,刘秀兵败,急忙出逃。这年夏秋之交,王莽大军沿许(昌)南(阳)官马大道一路追杀刘秀,至博望坡(即今博望镇)东部时,刘秀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偶见一低矮窝棚,似曾有人居住,遂滚鞍下马,欲讨点水米充饥,谁知进棚一看,只有零乱稻草中放着几个破罐、破碗,脏乱之极令人作呕,没有人的踪迹。刘秀垂头丧气地正欲离去,偶然发现瓦罐中有水在晃动。由于饥不择食物、渴不顾脏净,他急忙抱起瓦罐一阵狂饮。虽罐中之水不知放了几时,脏净未知,倒也解了刘秀腹中之渴。

  眼见得天气尚早,疲惫至极的刘秀干脆倒卧于稻草之中,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口中虽然不渴,但觉得饥肠辘辘,看看又无任何可吃之物,他又抱起瓦罐把水倒入碗中,一碗凉水下肚后,刘秀又倒出一碗时自言自语地说:“这要是一碗浆面条多好。”话音刚落,一碗凉水瞬间变成了热气腾腾的浆面条,刘秀顾不得多想,狼吞虎咽地把浆面条吃了下去。对于两天没吃饭的刘秀来说,一碗面条只是吃个半饱。他又往空碗里倒了些水,一眨眼工夫,又变成了一碗浆面条。

  两碗浆面条吃完后,刘秀生怕王莽追兵赶来,急忙走出窝棚,骑马上路。岂知刚走出不远,就闻听远处传来马蹄声。刘秀见荒野中无处躲藏,吓得摔下马来,滚入路边沟中。但战马受惊,一溜烟奔向远方。再说沟中的刘秀眼见追兵将至,沟中又无遮挡之物,他急忙躲到一株长势旺盛的马齿苋下面。追兵走近时,一心追赶战马,竟未发觉沟内的刘秀。就这样,在刘秀饥饿之际,窝棚内凉水变成饭让他重打精神,一株马齿苋令其躲过一劫。

  再说刘秀当上皇帝后,没忘了救他于危难之际的窝棚及马齿苋,命人前去探迹。不久,探马回复刘秀,窝棚原址处盖起了数十间房子,有农人在此居住,成了小村庄,令他藏身的是当地的一种野菜,几乎遍地都是。刘秀闻听喜上眉梢,就下一道圣旨,钦封小村为“水饭店”,这就是如今的水饭店村,并封这种人称马齿苋的野菜“永生不死”。迄今长在农田里的马齿苋,任农民连根锄掉,暴晒数日后一经雨水,仍会重生根叶,茂盛如初。

  如今,水饭店村总人口2960多人,耕地面积4420亩。近年来,在博望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村干群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目标,大力发展良种葡萄、黄金梨、冬桃等特色产业,引进夏黑、黑手指等葡萄新品种5个,种植160多亩;种植黄金梨200亩,冬桃110多亩。由于科学管理,亩均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依托毗邻镇区的独特优势,该村积极引导农民从事工商业,全村进镇务工经商人员500多人,创办民营企业12个。

  与此同时,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他们狠抓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村里条条道路得到硬化、盏盏路灯点亮夜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稳步推进,连续五年受到镇党委、政府表彰,被评为县级文明村。(通讯员 李善喜 潘新贺)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郑长春@长篇小说《掉枪河传》问世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