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增烈士亲属来宛祭拜,72年后烈士魂归故里——
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
刘玉增烈士亲属墓前祭拜。
鲁豫一家亲。7月9日,山东济宁梁山县刘玉增烈士的亲属自千里之外赶到南阳,祭拜刘玉增烈士,告慰烈士英灵。南阳晚报记者一路陪同见证,只为那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
2015年11月10日,南阳晚报以《请您提供线索,为烈士寻找亲人》为题,报道了南阳市宛城区民政部门通过南阳晚报为宛城区烈士陵园烈士寻找亲人。 2021年7月1日,南阳晚报又以《72年后,烈士将魂归故土》为题,报道了经过鲁豫两地携手查找,终于找到了山东籍烈士刘玉增的亲属。
为烈士寻亲,南阳晚报曾多次报道。
祭拜先烈 众人泪洒墓前
7月9日上午,烈日当空,暑热难耐。在宛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刘玉增烈士的亲属来到宛城区烈士陵园,对烈士进行祭拜。
宛城区烈士陵园现有烈士墓135座,有名烈士墓10座,其中就有刘玉增烈士。参加过烈士墓迁葬的陵园管理员宋海鹏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对全区的烈士墓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排,随后迁葬工作开始有序展开,2015年7月26日,刘玉增烈士墓从宛城区金华镇尹洼村迁到宛城区烈士陵园。”
在宛城区烈士陵园内的宛东战役烈士纪念碑前,一行人首先向在宛东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默哀三分钟。随后,众人来到刘玉增墓前,苍松环绕间,刘玉增烈士就长眠在这里。
南阳解放初期,各种反革命势力不甘心失败,发动反革命暴动,妄图死灰复燃。1949年4月18日夜,土匪和特务发动暴动,将担任原南阳县金华区武工队指导员的刘玉增杀害。
刘玉增烈士的侄子刘召文、刘召友以及侄孙刘飞,一一鞠躬并送上了鲜花。看着烈士亲人终于找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眼圈都红了。
刘玉增烈士亲属听李清祥老人(右一)讲述烈士事迹
英雄事迹 这里代代传扬
在宛城区金华镇尹洼村,刘玉增烈士的英雄事迹一代又一代在传扬,时刻提醒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今年76岁的李清祥老人是在老一辈的讲述中知道刘玉增烈士英雄事迹的。“从我四五岁时起,老一辈人在村头、打麦场或做针线活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小辈讲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耳濡目染,先烈的事迹牢牢记在了心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李清祥老人十分激动,“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同样76岁的王荣敏老人,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从1969年到2007年退休,他一直在尹洼村小学教书,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带着学生到刘玉增烈士墓前祭拜,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时刘玉增烈士的墓就在我们小学附近,清明节,学生会自制花圈来到刘玉增烈士墓前,听老师讲述先烈的英雄事迹。”王荣敏老人说道,除了孩子们,村里的党员干部每年也会到刘玉增烈士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千里来宛 终圆寻亲心愿
“终于得知了我三爷爷刘玉增烈士的消息,我很激动,也很高兴!”刘玉增烈士的侄孙、37岁的刘飞说,这次来到南阳,看到刘玉增烈士的墓维护得这么好,工作细致周到,十分感谢南阳当地相关人员的辛苦付出。
刘玉增烈士的侄子刘召文告诉记者,刘玉增烈士牺牲72年了,家人不知道他的埋骨地,几代人一直在寻找,现在终于圆了心愿。“1994年,我们家里人也曾来到南阳寻找,可没有消息,家人都十分遗憾。这次听到亲人的消息后,我一连几天都没有休息好,只想快点赶到南阳。”刘召文说,虽然自己身体不好,家人也曾劝说让晚辈前来就行,但他还是决定亲自赶到南阳,祭拜亲人。
“鲁豫一家亲,感谢南阳为烈士寻亲,让先烈可以魂归故土,真的太感谢了!”刘飞激动地对记者说。
为烈士寻亲 我们一直在行动
看到烈士终于可以魂归故土,宛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十分激动。据宛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吴跃军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宛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开展“我为老兵办实事”活动,该局也一直高度重视烈士寻亲工作,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寻亲。
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是我们国家最光辉的历史记忆,也是我们民族最坚强不屈的脊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却的英雄事迹,每一位为国捐躯的先烈都应该被敬仰,每一种舍身报国的壮举都会被铭记。“让烈士魂归故里,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玉告诉记者,为烈士寻亲是使命所系,“为烈士寻亲,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烈士精神,我们一直在行动!”(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走访慰问退休老党员 并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