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统文化接连“出圈” 有位2592岁老人也想当“网红”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传统文化接连“出圈” 有位2592岁老人也想当“网红”
作者:  郑超

p39_b.jpg

每当农历二月十五,无数人走进太清宫,无比虔诚地燃起香火,祭拜先祖老子 河南商报记者左冬辰/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郑超

  

  每当农历二月十五,鹿邑县就热闹起来,数十万人走进太清宫,无比虔诚地燃起香火,祭拜先祖老子,绵延千年不绝。

  

  3月27日,纪念老子诞辰2592周年2021年老子祭典活动在鹿邑县太清宫庄严举行。

  

  在同日举办的老子文化论坛中,在打造“老子IP”方面,有专家建议,由鹿邑老百姓投票确定,创造一个动漫老子的形象,助推老子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

  

  鹿邑老子祭典延续千年,已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十五,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诞生了。

  

  自汉代以来,后人为纪念老子,在农历二月十五,都会在鹿邑县进行祭拜,千年不息,香火旺盛。

  

  2021年3月27日,是老子诞辰日,李氏宗亲、非遗传承人、鹿邑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群众代表等500余人齐聚鹿邑县太清宫,共同祭拜先祖老子。

  

  早上6点,2021年老子祭典活动正式开始。鼓声阵阵,古乐袅袅,仿佛一秒穿越回千年之前。

  

  祭典仪式开始后,18响盛世礼炮响彻天空,随后,敬献花篮、祭拜上香、献爵、恭读拜祭文的流程依次进行。行施拜礼时,全场肃立,向先祖老子行三个鞠躬礼,随着全体人员庄重的三个鞠躬结束,祭典仪式礼成。

  

  李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鹿邑人,尽管目前住在周口市区,但多年来,在老子诞辰日,他都会驱车上百公里前来祭拜。“这不仅是一个固定节目,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说着,他燃起一把香,虔诚地闭上眼,恭敬地鞠了三躬。

  

  在农历二月十五之后,鹿邑县沿袭下来的各类祭祀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包含公祭、民祭、道教祭、宗族祭四种形式,绵延千年不绝。

  

  继入围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河南省鹿邑县老子祭典活动在去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作为河南元典文化资源,老庄文化更具独创性和唯一性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鹿邑老子故里等为核心的“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成为河南省打造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2020年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到2025年,将河南打造成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其中,着力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明确建设以周口淮阳太昊陵、鹿邑老子故里、商丘庄子故里为依托的“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老庄文化是河南独特的元典文化资源,与河洛文化、伏羲文化、黄帝文化相比,在元典上更具有独创性和唯一性。

  

  “元”是指源头与开端,“典”是指代表性与示范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能被尊为元典文化的,除了诞生在山东的儒家文化之外,就是诞生于河南的老子与其传承人庄子形成的道家文化。

  

  近年来,鹿邑县倾力打造老子故里这一文化载体,确立了鹿邑“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的地位,同时也为每一年的鹿邑老子祭典传统加持了更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传承理念。

  

  全场景赋能老子IP,做大做强老子文化

  

  同一天,“2021中国·鹿邑老子文化论坛”在鹿邑县老子学院举行。

  

  本届论坛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以“老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为主题,从学术理论、国际传播、文旅融合、管理智慧等四个领域,全面打造“老子思想文化盛宴”。论坛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文化视野中“老子思想”的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老子文化”、老庄元典文旅格局中的“老子IP”、中国之治背后的“老子智慧”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

  

  在文旅融合分论坛,以“老庄元典文旅格局中的‘老子IP’”为主题,文旅大咖为鹿邑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鹿邑发展老子文旅产业的优势非常明显,如何进一步推动老子文化走出去,是鹿邑正在思考的问题。

  

  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任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由鹿邑老百姓投票确定,创造一个动漫老子的形象,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老子文化渗透到生活中去。

  

  任洁提出,鹿邑应把握机遇,在沿袭好老子文化的同时,把传统的“土”和现代的“洋”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时尚的、能引人打卡的旅游胜地。她建议,可以让科技为传统文化赋能,比如联合数字文化新业态,做老子相关的通关游戏;做潮流文创,增加产品附加值等。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将成为“香饽饽”。上海视觉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汪建强表示,“在大学阶段,要结合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建立灵活应变的培养机制,同时还要强调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打造IP的灵魂人物。”


编辑:王鹏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