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菇大产业
已累计发展香菇大棚560多个 年种植袋料香菇120多万袋 每年毛收入近1000万元 去掉人工费及成本年可实现净收入400多万元
村民在采收香菇
镇平县二龙乡碾坪村地处深山区,风光旖旎,山清水秀,主要产业是袋料香菇种植。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24名党员干部,分片包组指导贫困户和低保户开展香菇种植,由于“智志双扶”措施得力,多领域开辟销售渠道,解决了贫困户和低保户的后顾之忧。
河北组50多岁的梁国云一家三口靠种植香菇实现了发家致富。过去老梁的老伴身体不好,儿子读书未就业,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帮扶让他实现了富裕梦。梁国云一家种植的袋料香菇由以前的1600袋发展到现在的8000袋,仅香菇产业他家年收入就在1.5万元以上。经过几年的奋斗,梁国云家从低保户变成了富裕户,在石佛寺特色镇区购买了新房,去年还进行了精装修。
70岁的朱秀德家也是低保户,通过村干部的帮扶和专业培训,他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而且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彻底脱贫了。梁国云先富帮后富,当他看到朱秀德经济困难后,主动邀请他到自己的香菇大棚务工,每天最低收入100元。当笔者走进大棚采访时,身体硬朗的朱秀德高兴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他一直夸赞“上级扶贫政策真好啊!我现在月月都有工资”。
地处楚长城脚下的碾坪村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通过近几年扶贫政策的帮扶,投资106.3万元,修建水泥路2.36公里,实现了通村通组道路硬化,解决了山区群众岀行难问题,镇平县城至碾坪村首次开通了客运班车,一天两个班次。
去年为了克服疫情影响,在控制外来人员和不扎堆不聚集,做好有效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村干部积极帮助菇农联系木粉机数台,购买150多吨大片麦麸和香菇种植辅料。与此同时,积极与西峡县香菇收购商联系上门收购,使全村50余吨香菇全部销售出去。
如今,该村已累计发展香菇大棚560多个,年种植袋料香菇120多万袋,每年毛收入近1000万元,去掉人工费及成本年可实现净收入400多万元。
下一步,碾坪村将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秀美风光,把古老的楚长城山脚下的碾坪古寨打造成为山区文旅产业的村级典范,使山区百姓早日实现美丽乡村振兴梦。(通讯员 傅俊珂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农资打假保春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