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乡碾坪村:小香菇大产业
作者:  王好学

二龙乡碾坪村:小香菇大产业

通讯员傅俊珂

镇平县二龙乡碾坪村地处深山区,风光旖旎,山清水秀,主要产业是袋料香菇种植。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24名党员干部,分片包组指导贫困户和低保户开展香菇种植,由于“智志双扶”措施得力,多领域开辟销售渠道,解决了贫困户和低保户的后顾之忧。

河北组50多岁的梁国云一家三口靠种植香菇实现了发家致富。过去老梁的老伴身体不好,儿子读书未就业,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和党员干部的贴身让他实现了富裕梦。梁国云一家种植的带料香菇由以前的1600袋发展到现在的8000袋,仅香菇产业他家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经过几年的奋斗,梁国云低保户变成了富裕户,在石佛寺特色镇区购买了新房,去年还进行了精装修。

70岁的朱秀德是一个低保户,通过村干部的帮扶和专业培训,他掌握了香菇种植各个工序的专门技术,而且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彻底脱贫了。梁国云先富帮后富,当他看到朱秀德经济困难后,主动邀请他到自己的香菇大棚打工,每天最低收入100元。当我们走进大棚采访时,身体硬朗的朱秀德高兴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他一直夸赞“上级扶贫政策真好啊!我现在月月都有工资。”

身处楚长城脚下的碾坪村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通过近几年扶贫政策的帮扶,村公路硬化投资106.3万元,修建水泥路2.36公里,实现了通村通组公路硬化,解决了山区群众岀行难问题,镇平县城至碾坪村首次开通了客运班车,一天两个班次。

村主任侯强介绍说,“去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为了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在控制外来人员和不扎堆不聚集,做好有效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村干部积极帮助茹农联系木粉机数台,购买150多吨大片麦麸和香菇种植辅料。与此同时,我们积极联系本乡其他村组剩余劳动力,在有效防控措施情况下来碾坪村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种植香茹。由于采取有效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碾坪村82户菇农,120余万袋香菇种植不误农时,按节令种植完成。为解决疫情期间香菇销售难问题,我们在疫情防控规定的条件内,积极与西峡县香菇收购商联系上门收购,使全村50余吨香菇全部销售出去。”

如今,该村已累计发展香菇大棚560多个,年种植袋料香菇120多万袋,每年毛收入近1000万元,去掉人工费及成本年可实现净收入400多万元。

村支书赵国勤是“支部书记世家”,从小接受其“老支书”父亲的教诲,干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村长侯强是一位”致富带头人“,经过多年在外经商打拼,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村两委班子5位成员拧成一股绳,经过考察学习和村民开会讨论,他们设想,下一步依靠碾坪村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秀美风光,借助”乡村振兴好政策“,把古老的楚长城山脚下的”碾坪古寨“打造成为山区文旅产业的村级典范,使山区百姓早日实现美丽乡村振兴梦。

111111.jpg

0000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