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启南阳市卧龙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四大战略” | 文化强区:软实力催生腾飞原动力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聚焦开启南阳市卧龙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四大战略” | 文化强区:软实力催生腾飞原动力
作者:  胡楚强 张空

聚焦开启南阳市卧龙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四大战略” | 

文化强区:软实力催生腾飞原动力


  2020年,南阳市卧龙区文化强区昂首奋进新征程,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卧龙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讲好卧龙故事,彰显了众志成城战“疫”魔、奋勇争先创建全国文明城的卧龙担当。

  ——文化强区步履铿锵,软实力转化为强区富民原动力。全省瞩目的卧龙岗文化园试开园,喜摘“中国曲艺之乡”金字招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文化强区十大实事落地见效,既叫响了卧龙文旅品牌、“营销”诗意卧龙,更让百姓看得见风景、摸得着幸福。

  智圣躬耕地,一城阅千年。卧龙区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是诗仙李白“邈然不可攀”之地,是科圣张衡成长之地,也是智圣诸葛亮躬耕之地。2020年1月18日,卧龙区委六届九次全会决定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开启了文化强区新篇章。

  “可喜的是,我们的文化资源正大跨步从线装书、从博物馆中走出来,通过不同的载体展示弘扬,走向群众、走向社会,凝聚起城市精神,再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卧龙区委书记高贤信说。

  把准一个方向——

  生态文化产业相融共建

  让文化强区脚步更铿锵

  新年伊始,卧龙岗文化园内濂泉叠瀑,水声响亮空灵,奇松峥嵘高远,已现“龙吟淯水、凤鸣高岗”之意境。卧龙岗已局部试开园,去年国庆期间每天仅门票收入20余万元。

  “卧龙岗文化园集打造全省文化旅游高地、城市绿核绿肺营造、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区域土地经营开发于一体,是城市新兴的经济文化引爆点。”卧龙区重抓重推项目观摩团日前走进卧龙岗文化园,大家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文化强区,生态、文化、产业相融共建,提升区域持续发展软实力是卧龙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对文化的保护传承振兴,卧龙区阔步走在前列。该区强力实施文化保护传承、文化产业振兴工程,让文化强区的脚步更铿锵。卧龙岗是南阳的文化地标和南阳人的精神家园。快马加鞭的卧龙岗复建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九大专项”中打造国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专项的标志性工程和龙头项目。同时,做好姜子牙、百里奚、张衡、诸葛亮、二月河等卧龙古今文化名人研究,建设历史名人集中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基地。

  对文化产业的腾飞难题,卧龙区大胆改革破题。建设卧龙岗武侯祠文化园,先要破解“有钱干事”的难题。卧龙区积极树立“有解思维”,活学活用现代金融手段,采用PPP、发行项目债等模式,筹集景区建设资金数十亿元,为相关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也是生产力”在卧龙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落地生根,开启了文化发展“快车道”。快速启动张衡科技文化园项目建设。依托石桥“一镇两国保”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掘“张衡文化”和“南都文化”,按照“一园两中心”(张衡科技文化园,南阳市全民国防教育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进行一体规划建设。马上进入征迁和建设“快车道”,将与卧龙岗文化园交相辉映,形成南诸葛北张衡的文化产业格局,倾力打造卧龙岗文化园和张衡科技文化园,建设地标性文旅项目、标志性文旅品牌。使卧龙区沉睡千年的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在现代文明中重绽光芒。目前,卧龙岗文化园建设大头落地,今年七一将正式开园。

  建好一个阵地——

  奠定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让美丽卧龙动能更澎湃

  南阳“打卡”哪里去?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约起来!

  去年12月26日,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址正式启用,打造了一个更加务实有效的文化阵地,标志着该区高质量宣传工作体系迈上新台阶。

  走进占地900平方米的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放眼望去,“为人民服务”照壁、德雅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南阳先贤宣传小品,匠心独具,引人注目;步入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诸葛书屋、非遗手创DIY、科普普法室、梦芽之家……琳琅满目的文化惠民服务,让人流连忘返。

  卧龙区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1个中心、19个实践所、293个实践站三级阵地,形成网格化、立体化、全覆盖的文明实践阵地网,构建起人人可为、处处可享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

  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只是卧龙区多措并举、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

  ——实行了全域性文化“免单式”服务方式。19个乡镇(街道)、56个城市社区、109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达标,免费向辖区群众开放。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建成和在建文化广场92个、已建成和在建简易戏台107个,大幅度提升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面。

  ——区文化馆总分馆不断上档升级。区文化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完成国家一级馆资质复检工作。同时,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初步建立起区乡联通、有效覆盖的全区文化馆总、分馆网络,为乡镇、村分馆配备文化器材,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文化阵地力量。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永远在路上,卧龙区将不断书写高质量宣传工作体系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卧龙”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厚植一方沃土——

  守正创新凝聚精神力量

  让文化惠民果实更丰满

  连日来,一条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卧龙区迅速传播开来: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卧龙区“中国曲艺之乡”荣誉称号。

  区委、区政府把曲艺之乡创建列入文化强区建设的十大实事之一,重抓重推,在人力、财力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上下联动,形成创建合力,历时两年。2020年12月2日,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卧龙区“中国曲艺之乡”荣誉称号,摘下了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完成了红庙修缮复建工程。

  深入开展“寻找村宝”活动近20场,培训基层文艺骨干3000多人次。构建“群众点单、专业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的服务机制,“两团一馆”创作编排优秀节目18台,深入基层公益演出570余场。

  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当下,在卧龙区文化强区的新征程上,惠民之风强劲,民生之音铿锵,吹暖了老百姓的心窝,奏响了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实施文化服务提升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19个乡镇(街道)及所有村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达标,完善文化馆区乡总分馆运行机制。区“两团”完成送戏下乡400场,开展各类公益性演出30余场,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加大乡村振兴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围绕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振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题材,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完善文艺创作评价激励机制,创建名优剧团三个项目。成功举办全区首届文学艺术成果奖评选活动,开展“五个一工程”评选和“深扎”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文艺创作项目库,完成《文化卧龙》5卷丛书的编撰工作。

  ——依托“三网四化五极”建设,撬动乡村文旅加速融合发展。乡村路网、林网、水网大幅提升,农游一体化提速。七里园乡达士营村成功创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南阳月季博览园、归零文化村获评省特色休闲观光园区……卧龙区各村纷纷走向文旅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

  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

  担当有为卧龙兴,守正创新再出发。卧龙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奋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美丽卧龙”这艘巨轮破浪前行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全媒体记者 胡楚强 特约记者 张空)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