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南阳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持续稳定恢复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河南全省、位次前移,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925.86亿元,增长2.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较上年提高2个位次。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增长2.4%、2.0%、2.3%。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粮食生产“夏减秋增”。国家统计局南阳调查队相关信息显示,2020年全市夏粮总产422.84万吨,下降0.7%,秋粮总产296.87万吨,增长4.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19.71万吨,比上年增长1.3%,连续3年保持在140亿斤以上并再创历史新高。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月下降16.7%。2月中下旬以后,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从3月开始,全市规上工业当月增速实现正增长,累计增速上半年实现由负转正,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较上年提高5个位次。近六成行业生产实现正增长。37个工业行业大类22个行业正增长。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三个行业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增速、占比双下降。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增长5.7%,较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占比为29.6%,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2020年,市委、政府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年”活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摆脱年初下滑态势(1-2月下降31.3%),增速逐月回升,5月份与全省同时实现转正,6月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增长5.5%,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全年全市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24个,同比增加377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877个,同比增加343个。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工业投资增长5.7%,高于全省3.0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4.2%。民间投资比重提升。全年民间投资增长5.8%,占比为68.9%,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8%,降幅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较上年提高7个位次。23大类商品中有18大类零售额增速为正,总量排名前3位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和粮油类零售额分别增长0.9%、23.5%、24.6%。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全市限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书报杂志类、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0%、14.6%、46.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4%,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4%。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2021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注: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19年,南阳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794.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南阳市统计局
2021年1月28日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