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耿庄村:乡贤“变废为宝” 助力秸秆禁烧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邓州市耿庄村:乡贤“变废为宝” 助力秸秆禁烧
作者:  翟玉飞 赵蕾 韩柳

南阳网讯(通讯员翟玉飞 赵蕾 韩柳)“以前,一些群众收秋图省事,把花生秧、玉米秆堆放在沟渠里,增加了秸秆禁烧的压力,还堵塞沟渠,妨碍来年排涝工作。现在,乡贤回收秸秆,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

图片1(1).png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11月5日上午,在夏集镇耿庄村的秸秆回收加工点,党支部书记唐天珍望着堆积如山的秸秆,脸上满是笑意。

这一喜人变化源于村党支部从源头上破解秸秆禁烧难题的务实举措。秋收时节,秸秆禁烧工作进入关键期。为把握工作主动权,唐书记召开村支两委会议专题研讨,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本村乡贤——在外打拼多年、有商业头脑的耿迪。

“秸秆不是废料,要是能加工利用,可以解决禁烧难题,还能增加收入。”唐书记的话得到村“两委”成员一致肯定。

唐书记主动联系耿迪,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想法,希望他能返乡参与秸秆回收利用工作,并郑重承诺为其提供宣传动员、场地选择、电路配备等全方位服务。

面对村党支部的信任和家乡的需求,耿迪毫不犹豫响应号召,投资购置了运输车、装载机、粉碎机等全套加工设备。搭建秸秆回收加工点。为了让村民主动参与到秸秆回收中来,耿迪还推出了“服务套餐”:免费为农户提供花生秧脱粒、杂草和各类秸秆运输等贴心服务,彻底打消了村民“处理秸秆费工费力”的顾虑。

图片1(2).png

马达轰鸣,车辆穿梭。走进耿庄村的秸秆回收加工点,只见师傅熟练地操纵装载机将花生秧等源源不断送入粉碎机。粉碎后的草料被打包装车,发往内蒙古等省内外的饲料加工厂和养殖企业,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这些粉碎后的草料营养丰富,很受饲料加工厂和养殖企业欢迎,订单一直不断。秸秆回收解决了污染环境、焚烧秸秆问题,又增加了收入,真是一举两得!”耿迪一边指挥工人装车,一边兴奋地介绍。

据悉,自秋收启动以来,耿迪已累计回收处理全村一千二百多亩土地产生的秸秆和杂草,不仅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现象,守护了碧水蓝天,还为村民带来了额外收入,得到了村支两委和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也为各村破解秸秆禁烧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编辑:网信邓州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