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韭菜2元一斤,有机韭菜一斤却能卖到12元,堪比肉价钱。这是记者11月2日在内乡县中以高效农业产业园看到的。
走进农业产业园,鲜红的番茄、翠绿的黄瓜、“纸皮”西瓜、水培青菜、羊角蜜,各类既好吃又好看的有机农产品,让人忘记了四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出一个关键信号:未来的农村,一部手机可能比一把锄头更能撬动财富,土壤传感器、气象站和作物生长监测设备更是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新农具”。内乡县中以高效农业产业园探索绿色有机种植新路径,发展方向契合全会精神,走出了一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之路。
该产业园是内乡县产村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先导项目、示范项目,由内乡县政府、牧原集团合作投资,流转土地3600亩,投资3.5亿元,建设完成中以科普园、大棚核心种植区、猕猴桃林下种养循环示范区及冬暖式日光温室种植区等在内的“一园三区五中心”。
在占地1700亩的冬暖式日光温室种植区,栽培槽整齐划一,一道道细密的水流精准直达作物根部,实现养分按需供给。产业园采用世界先进的智能滴灌技术、无土栽培及水培栽培技术,依托传感网络,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由中央系统智能决策,实现温光水肥的精准调控,确保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这种“云”端管理、精准施策的模式,让“智慧农业”从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人们健康饮食观念不断提升,有机蔬菜市场需求日益剧增,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收益。产业园总经理庞博告诉记者:“每天下午5时前,采购方会发来第二天所需的菜品数量,我们根据订单安排采摘、包装,直播间销售的也会及时安排发货。”公司长期对接郑州丹尼斯、永辉,许昌胖东来,南阳万德隆等商超。发展订单农业,解决农户产品的销路难问题,目前产业园已通过订单农业回收农户产品2600余万元。
这种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让曾经的传统农业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产业园流转当地刘营村、杨集村、前马村3600亩土地,每亩地年租金1100元;每年为周边11个乡镇、30个村提供30余万棵种苗,鼓励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有机绿色种植行业;同时还带动周边1300多人务工,为当地村民和村集体带来大量收入。
庞博表示,产业园将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优质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深化合作的前沿阵地。(全媒体记者 吕文杰)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桐柏:淮源秋韵浓 “村晚”添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