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前三季度,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今天的《数说新动能》来看13.9%和11.6%。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为2022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张霞雯:这里是比亚迪郑州工厂的生产车间,在我身边驶出的,就是刚刚下线的最新款的方程豹豹5车型。这条生产线运用了“多车型柔性生产方案”,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生产线上,可以同时生产多种车型。 柔性生产靠的就是整套自动化智能制造体系。在焊装车间,3000多台工业机器人精准协作,高效完成焊接、冲孔、检测等一系列高精度工序。再加上智能物流系统,工厂的全流程自动化率高达98%,平均每分钟就有一台完整的白车身驶下产线。 比亚迪郑州工厂第十一事业部 工艺工程师 赵潞:我们依托郑州航空港区汽车城,集聚上下游企业超过100家,实现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本地化配套,形成“原材料一核心部件一整车”完整链条,减少物流成本并缩短交付周期,实现产能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 数据显示,得益于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前三季度,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0%,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6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拉动效果明显。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产业、新动能也不断积蓄增强。AI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算力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超聚变AI服务器、汉威科技人机交互手套、宇通智能巴士亮相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走向市场。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郑子怡:我现在是在三门峡中科芯时代的生产车间,芯片封装是半导体制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里,高可靠芯片穿上了坚固的“盔甲”以后,就能被应用到航空航天等领域。 中科芯自主研发的芯片可在高电压、真空等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解决了国内航天关键元器件“卡脖子”难题。企业除承接国家航天工程高可靠性核心元器件生产任务外,今年还新建了面向商业航天的芯片生产线。 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璐璐:这条生产线,预计今年可以达到60%-80%的产能,到明年的话应该可以达到100%的达产。目前整个商业航天、商业卫星都增长得非常好,我们也希望能够搭上商业航天的这个火热的赛道。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河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6.1%;锂离子电池、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1.9%、44.0%、27.3%,增势明显、发展动能强劲。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富禄:河南积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7+28+N产业链群建设,科技创新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落实,都为河南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河南省在十五五期间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一个就是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培育壮大,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编辑:李冬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在郑州开幕 刘宁杨振海崔野韩致辞 王凯出席并揭牌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