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国家惠企政策从“文件”走向“实践”,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高新区聚焦企业“政策看得见、够不着”的痛点,创新推出“全链条服务”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十四五”以来,该区已助力辖区62家企业争取上级政策资金1.89亿元,资金争取总量位居南阳市第一,其中多项重点政策资金争取量占全市半数以上,资金争取规模连续两年蝉联全市首位,实现“企业受益、区域发展”的双赢格局。
针对政策落地痛点,高新区党工委主动作为,围绕“政策宣讲—项目指导—申报跟进”核心环节,组建专人专班开展精准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精准宣传,政策“上门”让企业“懂政策、知申报”。高新区组建由多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政策研究专班,实时追踪国家、省、市政策动态,梳理编制26项惠企政策汇编,形成“一本通”参考手册。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模式,累计召开政策宣讲会15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125家规上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辅导,确保政策精准触达企业负责人,让企业清楚“有什么政策、能享什么红利、该怎么申报”。
专业助报,全程护航提升申报成功率。高新区建立跨部门联动审批机制,实行“专人对接、并联审批”,大幅压缩审批办理时限。同时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全程跟进企业项目谋划、手续办理等环节,并创新构建“企业提交—专员初审—专家复核”三级预审机制,严格把控申报材料质量。据统计,2025年该区申报的12个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实现100%一次性通过。
动态监管,确保资金“用得准、见实效”。在政策资金兑现后,高新区推行“项目—资金”双调度机制,动态跟踪项目审核进度与实施情况,确保政策资金专款专用、精准发力。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便是受益者之一,该企业依托省重大科技专项1500万元资金支持,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105MW2极高速大容量同步电动发电机“储龙105”,形成“研发突破—政策支持—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在政策资金精准赋能下,南阳高新区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超25%,自动化率突破70%,有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该区实践充分证明,推动惠企政策从“纸上”落到“实处”,需聚焦三大关键维度协同发力:
强化政策解读精度。建立跨层级政策研究专班,系统梳理政策要点,形成“政策解读手册+适配企业清单”,让企业对政策内容、申报条件一目了然。
做优全流程服务温度。构建“一企一专班一专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陪伴式”指导,切实为企业减负、提效。
提升审批兑现速度。建立跨部门联动审批机制,简化资金拨付环节,确保政策资金“直达快享”。
高新区探索形成的惠企政策落地“高新路径”,为破解政策落地梗阻、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该区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推动政策红利更精准、更高效惠及市场主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全媒体记者 高 波 樊 佳)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南阳市参赛项目斩获银奖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