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制造如今有多强?有企业5年利润超过去60年总和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河南制造如今有多强?有企业5年利润超过去60年总和
作者:  唐朝金
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中,作为区域经济压舱石,河南国资国企服务重大战略、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国资监管效能、加强国有企业党建,不断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河南国资国企“十四五”深化改革、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取得成效,省政府国资委联合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大河财立方推出“河南国资国企‘十四五’出彩答卷”系列报道。

大河财立方记者 唐朝金 文 冉衡 摄影


实体强则经济强,则国家强。“十四五”期间,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河南,变化与突破,正悄然发生。


过去几年,河南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地撑起了实体经济的脊梁。


在河南制造业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河南国资国企加快传统产业焕新蝶变,培育战新产业启航占先,成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化改革

传统产业焕新蝶变


郑州市南三环,中创智领的蓝白厂房在秋日里格外惹眼。在其智慧园区内,工业机器人正按照指令有序完成切割、焊接、翻转、搬运等操作。


图片


从1958年建厂,到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再到世纪末的濒临破产,再到通过国企改革,重新焕发生机。成立67年的中创智领,穿越多个经济周期,依靠机制改革、体制创新、企业转型的改革发展三部曲,探索出一条国有企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而在“十四五”期间,中创智领的改革成果更加突出。


“回顾‘十四五’,中创智领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不仅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工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变,更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激发了组织活力,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创智领总经理贾浩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


据贾浩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创智领通过重组整合构建煤机装备、汽车零部件、工业智能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公司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产业结构全面向智能化、电动化、国际化转型升级。


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中创智领积极推进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实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市场化改革,并引入事业合伙人机制等多种形式的员工激励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创智领以智能化创新为引擎,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深度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成套装备已实现井下设备5G远程控制和AI大模型融合应用,打造的‘灯塔工厂’更将生产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贾浩表示。


数据更能见证发展。根据中创智领年报,从2021年到2025年9月,公司总计实现净利润115.39亿元。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持续实施,中创智领‘十四五’期间创造的利润超过了之前的60年总和。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既定战略,在煤机板块重点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目标是成为矿山数字化运营提供商;在汽车零部件板块重点做好电气化、新能源化转型;同时大力培育工业智能板块,为产业链上下游乃至更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争取到‘十五五’末,公司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贾浩说。



追新逐绿

激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能


如果说中创智领的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国企改革激发的话,那么位于河南永城的神火集团,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产能置换,公司电解铝板块实现满产。同时,通过向产业链上下延伸,实现了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图片


走进位于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火新材),车间内,一排排铝箔卷银光闪闪,其中有着全球最薄铝箔——4.5微米,其厚度仅有头发丝的1/15,这是目前全球可轧制最薄铝箔,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具备世界一流的生产水平。


据神火新材总工程师杨艮胜介绍,近年来,神火将铝基新材料作为转型发力的重要方向,在新型合金材料、超薄双零铝箔、高端储能电池铝箔等领域持续发力,走在行业前列。年产11.5万吨的两期项目采用国内外顶级设备,双零铝箔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电池铝箔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10微米、9微米、8微米规格的超薄电池铝箔已实现量产。


图片


“我们的电池铝箔年产量已达8万吨,位居全国前三。目前仅铝箔板块年产值就超过40亿元,能提供1300多个新就业岗位。”杨艮胜介绍,这些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头部电池企业,还通过了ASI认证,以低碳优势打开海外电池铝箔和双零铝箔市场。


目前,神火新材已形成清晰的产品矩阵:产品涵盖高端铝箔坯料、双零铝箔、电池铝箔,年铝箔总产能达14万吨,配套29万吨铸轧、25万吨冷轧产能。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神火集团“水电电解铝—铝板带—铝精深加工—涂碳箔”的完整产业链,神火新材的铝箔产品,自带绿色属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内功,不断挑战行业之最,沿着绿色低碳、智能化工厂的方向,积极通过核心自主技术研究,强化内部质量控制,推动铝箔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杨艮胜表示。


而在济源,老牌国企豫光金铅也通过聚焦铅锌铜主业改造升级,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实现了对资源的“吃干榨净”。


图片


2024年,公司开工建设再生铅闭合生产线、江西源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再生铅资源高效利用及清洁生产技改项目,项目的建成,使豫光废电池处理能力超百万吨,标志着豫光成为国内最大的再生铅生产基地。


“豫光金铅致力于建设再生铅、再生锌、再生铜基地,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通过持续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综合回收多种有价金属。”豫光金铅副总经理王拥军表示。



向新而行

战新产业启航占先


新兴产业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在河南,近年来,战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今年9月10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翔谈到,超聚变人工智能服务器累计出货5万台、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引得业界一片赞叹。


超聚变这只算力“独角兽”自2021年年底落地河南以来,营收连年实现高速增长,2022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2023年超280亿元,2024年超400亿元,展现出新兴产业强大的生命力。超聚变在中国服务器市场排名跃升至第二位,海外市场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带动河南算力产业跨越式增长,构建了从整机到芯片、主板、内存、硬盘、外围设备等上下游配套的千亿级先进计算产业链。


在易成新能子公司,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时代)的车间,国内首条全钒液流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紧张运转,高度标准化地完成一系列生产工序。


图片


作为平煤神马旗下的重要板块,易成新能始终专注于“高端碳材、新型储能”两大主业的深化发展,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风光电站及全钒液流电站等新兴产业方面不断突破。


在河南新乡,今年6月,新乡化纤年产1000吨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首赛尔)项目正式投产。这不仅是新乡化纤7年来创新研发的里程碑,也是绿色纤维领域一次工艺革命的重大跃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表示,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的规模化生产。


而在今年3月,新乡化纤年产5000吨菌草生物质纤维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不仅一举破解困扰行业百余年的原料替代问题,更实现了全程绿色、低碳、无污染。



挺起脊梁

制造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有力步伐


企业之变,折射一省之变。“十四五”以来,河南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有力步伐。


作为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实现全覆盖的制造业大省,即将过去的“十四五”,河南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1位,全省汽车整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全球首台、全球最高、全球最大等“河南造”大国重器持续上新。


数据更有说服力,过去4年,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1%、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6.7%、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扛起了“工业大省挑大梁”的重担。今年1至7月,河南“7+28+N”产业链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拉动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


而在河南制造业向上攀登、挺起脊梁之时,对于多数国企属于制造业的河南国企来说,无疑发挥了“大块头有大担当”的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省市两级监管企业资产总额7.3万亿元,净资产2.3万亿元。其中,省管企业资产总额4.4万亿元,净资产1.2万亿元,较2020年年底分别增长84%、104.8%。2024年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利润236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3.3%、191.5%。


W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河南A股国企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38万亿元,实现净利润874.34亿元,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当下的中原大地,制造业脊梁正挺起。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河南制造业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动能,以担当为使命,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跑出新速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河南力量。


编辑:孙媛媛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