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安徽省岳西县和平乡—中华茯苓之乡,由仲景宛西制药主办的仲景采摘季岳西茯苓溯源活动盛大启幕。

安庆市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朱文海,安庆市岳西县和平乡党委书记汪志鹏等当地领导,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姜辉等中医药院校专家;国药控股安徽华宁医药有限公司、华润亳州中药有限公司等相关合作伙伴及新闻媒体人,近百名嘉宾参与活动。

来自当地政府、中医药院校、媒体单位和仲景宛西制药的12名嘉宾,为本次采挖仪式剪彩,正式宣布活动开始。


这场沉浸式采摘体验,让“一味好药始于土地”不再是抽象概念,从松根下采挖的小心翼翼,到手中沉甸甸的菌核,每个人都触摸到了药材生长的“温度”。

“没想到茯苓长在松根上,挖的时候像找宝藏!”作为第一个挖到茯苓的嘉宾,来自安徽华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王先生十分激动,捧着刚出土的茯苓如此感慨。

活动现场,“最快采挖奖”“最优茯苓奖”的角逐让气氛升温,最终由安徽乐药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广祥挖到的重达10.32斤的茯苓摘得“最优茯苓奖”,在分享获奖感受时,他惊喜的说:“以前我们只知道,仲景的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归脾丸这些产品里加了茯苓,以为茯苓就长得像茯苓丁那样,原来这才是它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

在大家奋力采挖茯苓的同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辉教授的现场答疑,解开了不少人的疑惑。作为江淮英才、安徽省卫生健康杰出人才,他从专业角度拆解了岳西茯苓的道地价值:
“茯苓为什么被称为‘四时神药’?因为它药性平和,春祛湿、夏解暑、秋润燥、冬健脾,四季可用。”在谈及岳西茯苓好品质的原因时,姜辉教授介绍“岳西能成为闻名全国的道地药材产地,这与其得天独厚的松林资源、温润多雨的气候条件、源远流长的种植历史以及其精准的采摘时节等因素密不可分。”

据悉,目前岳西茯苓产业年加工鲜茯苓达4.5万吨,产出成品2.37万吨,加工金额突破7.2亿元,尤其在和平乡,通过与仲景宛西制药共建产业基地,探索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为全县茯苓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接下来安庆县将重点支持仲景宛西制药等在岳合作企业,在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更严谨的标准夯实产业根基,加快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更严格的监管守护道地品质,全面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坚决维护“岳西茯苓”品牌声誉。“‘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与岳西推动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政企携手把岳西茯苓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富民强县的金字招牌。”

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农事体验,而是一场跨越数百公里的岳西茯苓道地药材全链条探秘,是仲景宛西制药“药材好,药才好”核心理念的实地印证。
仲景宛西制药品牌部总监赵小燕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仲景采摘季这样的溯源活动把老祖宗留下的“药材好,药才好”的朴素真理,用最真诚的方式坚守下去。从一颗茯苓的种植,到一款产品的生产,不断讲好仲景道地药材故事,让更多消费者了解仲景,相信仲景品牌的力量。仲景的这份坚守,正是中医药穿越千年仍生生不息的密码,也是仲景宛西制药从“医圣故里”走向全国的底气。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春草养老服务中心举办重阳书画笔会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