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夏集镇关刘中心小学:创新绽华章 科技谱新篇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邓州市夏集镇关刘中心小学:创新绽华章 科技谱新篇
作者:  范成林

南阳网讯(通讯员 范成林 刘菁睿)近日,河南省首届中小学生科学创新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圆满落幕,邓州市夏集镇关刘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洛旖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盲人可视系统》,凭借“用科技点亮视障群体生活”的温暖立意、充满想象力的视觉呈现以及细腻的童真表达,从全省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小学组一等奖,为校争光。4.jpg

“吴老师,盲人看不见路,是不是连上学、买东西都会害怕?”一节语文课上,刘洛旖同学看着老师课件里的插图,向指导老师吴怡君提出了这个“天真的问题”。正是这句充满共情的提问,点燃了项目的火花。1.jpg

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刘洛旖开始关注视障群体:他们如何避开障碍物?如何独立购物?现有的导盲工具(如盲杖、导盲犬)有哪些局限?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社区视障人士,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浮现——“‘看见’是否只能是眼睛的功能?如果用科技把视觉信息转化成其他感知,能不能帮他们‘看见’世界?”2.jpg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指导与修改,《盲人可视系统》这副画终于成型,这副画以“科技赋能生命体验”为核心理念,以让“看见”不再是视觉的专属,而是科技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为作品内核。

作为指导老师,吴怡君全程见证了项目的成长:“刘洛旖最初只是个爱观察生活的孩子,但她的提问里藏着对生命的共情。我的角色,就是帮她把‘天马行空’落地成‘脚踏实地’。”

 从选题聚焦(从“帮助盲人”细化到“解决视障者独立出行难题”)、科技调研(带学生参观科技馆、体验盲人视角),到绘画制作(草图、定稿、绘画),吴老师始终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创新突破”。3.jpg

“让‘看见’不再是视觉的专属,而是科技赋予每个人的权利”——这句话正是《盲人可视系统》的内核。该作品不仅展现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它用简单绘画勾勒出“科技向善”最生动的注脚。

对于刘洛旖而言,这次获奖是一次成长的洗礼。而吴怡君老师则表示:“教育的目的,就是点燃学生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们学会用所学去温暖他人。未来,我会继续带着孩子们做‘有温度的教育’。”

下一步,夏集镇关刘中心小学将持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学子以科学思维探索世界,用创新成果回馈社会,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