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薪火相传:用抗战精神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评论员|刘婉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圆满结束,阅兵后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息,在屏幕前的大人和孩子们都被深深震撼。幼儿园的女儿说,妈妈,我今天在幼儿园电视上看到好多军人叔叔,有“天军、地军、水军”,他们可厉害了,超级帅。我失笑“宝儿,那叫空军、陆军和海军”叔叔们,就是他们,在保护着我们。女儿说:那他们是超级英雄呀!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16个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昭示。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传承这份厚重的精神遗产,让它成为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是我们对孩子必要的教育课。
抗战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给孩子讲述英雄故事,让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坚持战斗的事迹、左权将军“名将以身殉国家”的家书,成为孩子心中的精神坐标。这些故事不是遥远的历史回声,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注脚,能够在孩子心中种下坚韧不拔的种子。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忠诚与担当的品质正是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忠诚是对理想的坚守,担当是对责任的承担。从小事做起,从完成作业到班级事务,都是培养这些品质的实践场域。
帮助孩子建立文化自信,带孩子参观抗战纪念馆,阅读红色经典,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先辈们的奋斗历程。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价值塑造,让孩子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了解历史和抗战精神不是为了让孩子恨谁,而是让孩子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生活,让他们知道多少代的血泪才换来今天的安全,知道落后要挨打,奋斗创未来。在当代抗战精神有很多表现形式,从航天员矢志不渝探索太空,到科研工作者攻克技术难关;从运动员赛场拼搏,到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精益求精——这些都是抗战精神在和平年代的延续。我们要帮助孩子理解:爱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为;奋斗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日常的选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的孩子要知道,他们不仅是家庭的孩子,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他们的努力将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
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火炬,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以先烈遗志为明灯,指引孩子的前行方向。当我们把历史的厚重转化为教育的温度,把民族的记忆融入成长的轨迹,我们就能够在孩子心中树立起精神的丰碑,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让我们从家庭教育做起,从讲述历史做起,培养孩子们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情怀与能力。这才是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也是对未来最负责任的承诺。
编辑:刘婉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让安全成为最温暖的底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