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拓宽渠道助力高质量就业
段平
就业,一头连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深远。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他们在校园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步入社会。然而,现实的就业市场却给他们带来诸多挑战。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市场需求不断变化,部分专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困境。
面对就业难题,社会各界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更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比如,提供就业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搭建更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让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更加对称,减少求职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设热门专业,淘汰一些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大学生自身也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不要一味追求“铁饭碗”和大城市,要看到广阔的基层有很多发展机会,比如,近年来“新农人”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选择,他们利用自身所学,在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大学生要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利用好相关扶持政策,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才能让大学生顺利就业,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盛夏的筛选:试卷上的家国情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