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让文明新风浸润民心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南都时评|让文明新风浸润民心
作者:  段 平

  移风易俗,既要破除陈规陋习的“冰坚”,更要播撒文明新风的“火种”。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桥梁,将志愿服务的温度、文化浸润的深度与制度规范的力度相结合,让移风易俗从“政府推动”变为“群众自觉”,让文明新风在城乡大地蔚然成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移风易俗搭建了“零距离”的沟通桥梁。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组建理论宣讲、文艺宣传等志愿服务队伍深入乡村、社区,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看的形式开展宣传引导。在新野县的文明实践站里,志愿者用方言快板演绎《彩礼猛于虎》,把天价彩礼的危害讲得通俗易懂;在唐河县的“道德讲堂”上,身边好人分享“简办婚礼”“孝亲敬老”的故事,用榜样力量消解旧观念的影响;在社旗县的文化广场上,民间剧团编排的《破除陋习树新风》情景剧引得村民连连叫好。这些“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引导,让移风易俗从“生硬说教”变为“情感共鸣”,让群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制度规范是移风易俗落地见效的保障。我市将文明实践与村规民约修订相结合,推动各村(社区)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事新办标准》等制度,用“硬规矩”约束“老习惯”;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对文明节俭的家庭予以表彰,对违规操办的行为进行曝光,形成“人人守规矩、事事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文明实践让移风易俗有了“文化根脉”的滋养。我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将移风易俗融入戏曲、歌曲、书画等文艺创作中,让文明新风在艺术熏陶中深入人心。卧龙区的文明实践志愿者编排曲剧《婚事新办》,通过讲述一对青年拒绝天价彩礼、简办婚礼的故事,传递健康婚恋观;内乡县举办“移风易俗书画展”,用书法作品书写文明标语,用绘画作品展现孝老爱亲场景,让群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教育。(评论员段 平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