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防灾减灾 夺取夏粮丰收
评论员:张世超
当前,距离夏粮大面积收获日益临近,但是夏粮丰收还面临着干旱、病虫、干热风等多重挑战。近期,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已经成为保障今年夏粮丰收的“必答题”。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近期,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将在32℃以上,局地可达37℃以上。其中,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等地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已联合发布预警,提示相关受影响区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干热风是一种温度突升、空气湿度低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初,影响我国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和黄淮地区等小麦主产区。尤其是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时刻,它的出现会让小麦失去水分平衡、降低光合作用,严重时可造成小麦大面积干枯逼熟死亡。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定海神针”,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回望历史,从“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朴素认知,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国家稳定、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
然而,粮食生产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洪涝、干旱、病虫害等风险如影随形,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在自然灾害面前暴露无遗。粮食安全非一日之功,防灾减灾需久久为功。从播种时节的土壤墒情监测,到生长关键期的病虫害防控,再到收获季的气象预警,防灾减灾需要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
如今,夏粮收获迫在眉睫,极端天气却频发,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需要我们在深化认识中压实各方责任。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底线思维和前瞻意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早制定出相关的应急预案。领导干部要主动担当担责,既要明确责任,也要压实责任,把农业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把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各个环节与细节。从应急预案,到物资储备,从隐患排查,到整改整治等,抓实抓细抓到位。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需要我们在聚焦聚力中把握重点任务。面对极端天气频发,既要做到统筹部署,又要抓住重点。在防干旱促生长方面,要加强水库塘坝的蓄水保水,精准对接灌溉用水需求,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加强雨情、墒情、苗情监测,积极推广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抗高温防热害方面,要对干旱作物及时提水灌溉,对小麦开展“一喷三防”,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与抗蒸腾作用,预防干热风影响,减少高温热害影响。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需要我们在真抓实干中落实工作要求。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党委政府要统一指挥、居中调度,财政部门要加大专项资金保障,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技术指导,水利部门要强化水情调度,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抢险救援准备,气象局部门要提供精准气象预报等等,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下一心,协同作战。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版图中,河南省南阳市这块不足全国1%的耕地,却每年粮食产量超140亿斤,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为担起粮仓之责,我们要自觉以“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为己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农业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让“中国碗”盛更多“南阳粮”。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筑牢安全屏障 护航经济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