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零距离:淅川县盛湾镇中心小学“送教上门”温暖特殊学子成长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教育零距离:淅川县盛湾镇中心小学“送教上门”温暖特殊学子成长
作者:  吴明辉

        南阳网讯(通讯员吴明辉  张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2025年4月以来,淅川县盛湾镇中心小学持续开展“送教上门”专项行动,为辖区内因重度残疾无法入学的儿童提供定制化教育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公平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31a42c4380ae8f7d0484a7b13a59f15.png


分层施策:构建全纳教育体系 学校创新建立了“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三级教育支持网络。对轻度残疾学生实行特教学校集中培养;对具备学习能力的安排普通班级融合教育;中重度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则由学校安排教师每月送教上门。校长李建忠介绍:“我们不仅送知识,更送方法,确保这些特殊学生都能获得适合的教育支持。”

6b8ef387ddcbf32c90bf4e53a3ce445.png

精准送教: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组建了由骨干教师、心理咨询和康复指导教师构成的送教团队,通过前期入户调研,为每位学生建立个性化档案,并开发出系列特色课程。针对智力残疾学生小欣(化名),教师将采用"生活化数学"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面对肢体残疾学生小丹(化名),则采用绘画与基础识字融合的方式。送教内容不仅包括知识传授,更注重生活自理能力养成教育和心理辅导。


9795025a6a28fc00298ba04d458ff32.png


家校协同:打造教育共同体  在送教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家庭参与。语文教师王兴会提前与家长沟通,让孩子多看图片、识字卡片的同时,还将生活场景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厨房餐具教认知障碍学生数数,在庭院里通过种植活动培养科学兴趣。学生家长感动地说:“原来孩子能学会这么多!老师还教会我们如何引导他。”

社会联动:构建支持网络  学校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联动爱心人士和残联提供辅助器具。负责心理辅的周成祥老师介绍:“我们设计了'教师主导+好朋友互动'环节,帮助特殊学生融入社会。有个孩子最初见人就躲,现在能主动展示手工或绘画作品,这种蜕变比考试满分更珍贵。”

长效保障: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截至目前,本学期已累计送教50多人次,学校已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医疗”四方联动机制,定期开展送教效果评估。镇中心学校还建立了定期评估机制,每季度对送教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当教师用脚步丈量着教育的温度时,当孩子用并不流畅的话语问候“老师好时,教育的意义在此刻具象化。盛湾镇小的送教行动证明,即使折翼的天使,也能在爱的托举下触摸星空。正如校长李建忠所说:“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重。我们将继续完善送教上门服务,让教育的阳光温暖每一个特殊家庭。”


编辑:吕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