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7载的守护与追寻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跨越77载的守护与追寻
作者:  杨万里 王心一

  4月5日,社旗县陌陂镇张其浩村烈士陵园举行了一场跨越77年的特殊祭扫活动,让长眠于此的段定玉烈士与亲人实现了“时空重逢”。


res04_attpic_briefHSY6HA2Y.jpg

2021年8月3日,南阳晚报报道孙运来老人为烈士寻亲经过


  1948年5月,宛东战役前线炮火轰鸣,一位姓段的副团长与4名无名战士在阵地遭遇炮袭,壮烈牺牲。因条件所限,烈士的遗体被就地安葬于方城县陌陂区(今社旗县陌陂镇),他们的热血永远融入了这片异乡的土地。


  少年时目睹烈士安葬的张其浩村原党支部书记张付安,始终铭记那份震撼。1966年秋,他与村小学教师孙运来发起迁坟建陵倡议,村民纷纷捐砖石、出人力,共同修建烈士陵园。迁坟时,一枚刻有“段定玉印”的铜印章让烈士身份重见天日,而4位无名战士的姓名却永远隐入历史的烟尘。


  1998年,社旗县政府为段定玉烈士立碑;2001年修缮陵园围墙;2013年,5座烈士墓前竖起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每逢清明,当地干部群众、学校师生自发祭扫,用行动延续对英烈的敬仰。


  孙运来老人毕生牵挂为烈士寻亲。2021年,其子孙德刚通过中华英烈网锁定山西省“段定玉”烈士信息,经南阳市公安局肖振宇寻亲工作室帮助,最终在山西省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找到烈士的侄子段振岗。因疫情与健康原因,家属祭扫夙愿一度搁置。


  2025年4月5日,82岁的段振岗因术后体弱无法成行,其弟段振芳夫妇携子女、亲属代兄赴约。春日的陵园内,微风轻拂,阳光倾洒,家属手捧鲜花走向烈士墓,鞠躬默哀时泪水潸然,孙运来老人声音颤抖着讲述往事:“青山处处埋忠骨,忠骨处处有亲人!”段振芳按家乡习俗叩首墓前,用乡音低语:“叔,我们来看你了……”


  烈士家属向张其浩村委会及孙运来、张付安敬赠“人间有情 大爱无疆”锦旗,致敬77年的守护。陌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修缮陵园,深化红色精神学习教育,让英烈事迹代代相传,让信仰之火永不熄灭。”


  这场跨越时空的祭扫,不仅连接了血脉亲情,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尊崇英烈、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烈士长眠异乡77载,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守护为诺,以传承为志,让忠魂永驻,让浩气长存。(南阳晚报记者 杨万里 全媒体记者 王心一)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