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项目课程 “探”儿童本真 ——内乡县实验幼儿园项目化班本课程评比活动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叙”项目课程 “探”儿童本真 ——内乡县实验幼儿园项目化班本课程评比活动
作者:  王欢

        南阳网(通讯员王欢)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项目化班本课程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充分挖掘展示班级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的典型经验,提高教师对项目化课程实施的理解,更好地打开教师追随儿童创生思路,同时搭建广大教师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内乡县实验幼儿园于2025年1月19日开展了项目化班本课程成果评比交流活动。河南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李小敏和实验幼儿园园长杨晓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

  图片1.png

  比赛中,大三班郑寒老师的《一家糖葫芦店》项目活动,幼儿积极思考布置糖葫芦小铺需要用到的材料,积极实践,自主搬运材料等,让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指精细动作得到了发展,大小肌肉动作也获得了锻炼;大五班王欢老师的《一起“趣”扎染》项目活动,小小一片布,染出新天地,普通的白布被一双双小手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大一班杜英毅老师的《“贝尔”的旅行背包》项目活动,孩子们勇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并在活动中学会了看平面图,数学能力在兴趣中悄然生发。

  2.jpg

  中三班王儒果老师的《笑容满“面”“食”刻相伴》项目活动,从动手磨面再到各种美食的制作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制作出了美味的馒头,饼、面等美食;中五班谢欢老师的《一起趣骑车》项目活动,听名字就知道跟骑行有关,从自由骑行到想要开设自己创办的驾校,孩子们进行了很多的头脑风暴,从失败到成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彩虹驾校终于开办起来,并投入使用;中四班王亚舒老师由一根线引发的项目活动,在《每次我都会有新发“线”》主题探究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线绳的特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深入理解线绳的不同特性和用途。由“线”到“物”,从物体结构、颜色、材料的变化中创造出很多精彩的作品,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探索、积极合作的学习品质。

  

  小一班谢然老师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出发,讲述了本班的项目活动《吃饭这件事》,从发现幼儿吃饭问题到了解进餐礼仪,再到光盘行动,孩子们渐渐明白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对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并且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光盘行动带来的成就感鼓励着每一个孩子。小四班范香草老师分享了《十月的秋天之旅》的项目活动,“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变色?身边隐匿着哪些秋天的颜色?能用秋天的色彩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如同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孩子们好奇的心门。小四班的孩子们仿若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成长蜕变。他们深度解锁了秋天的色彩密码,洞悉树叶变色的玄机,尽情畅享创作与游戏的欢乐。小三班邹少华老师带来的《马路上的那些事儿》项目活动,主题下孩子们的发展是多元的,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感知、想象表达,形成了对各种马路、车辆、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的相关经验和认识,促进了他们观察、探究、思维及语言能力的发展。

  1.jpg

  项目汇报结束后,李小敏教授首先肯定了幼儿园班本项目活动一学期以来取得的进步与成功,并从项目的问题聚焦、驱动性问题、实施过程 、项目评价、项目反思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对九位老师在项目化实践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同时,她也提出了项目活动必要的三重味道:以点为主,具备项目特征;以幼儿为主,自主探究;有矛盾,有问题,有冲突的用力探究;以动为主,多渠道,多通道的探究。杨晓园长也提出了下学期对老师们项目课程发展的两点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细化项目目标,明确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具体应达到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对项目课程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二是教师在活动实施中思考的深度和支持推进策略还要进一步提升,将过程性的幼儿发展痕迹充分呈现。与专家对话,让我们更加清晰项目活动开展的原则与方向,产生对项目活动新的理解和共识。此次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为所有老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并且实实在在获得了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宝贵经验,促进了内乡县实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