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中药材丹参移栽的关键期,方城县万亩丹参种植基地迎来冬忙时,工人们正抢抓时间种植中药材丹参。一株株鲜红色的丹参幼苗被移栽到地里,也种下了来年增收的希望。
2024年12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方城县杨集镇尹庄村的丹参种植基地,只见一垄垄田地上均匀地覆盖着薄膜,工人们分成多个小组,正手持专业农具忙着挖坑、栽苗、覆土、压实,动作娴熟,一气呵成,繁忙的劳作场景成为冬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基地生产负责人龙道江介绍,当下正是抢抓冬季种植丹参的时间,20名工人分成5组,大家分工协作,每天种植丹参20亩左右。
万亩丹参种植基地只是方城县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河南芝元堂药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积极与方城县杨集、古庄店、赵河、拐河、四里店等7个乡镇的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带动群众大力发展丹参产业,并从育苗、种植、技术、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让广大种植户吃下定心丸。“这两年丹参市场行情不错,我种了2亩地,与公司签订了回收合同,苗和技术公司免费提供,不发愁销路。”杨集镇五龙庙村种植户刘国有说。
小小丹参中药材,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是促进增收致富的“良方”。丹参产业的规模发展,让当地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既整治盘活了撂荒地,又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让很多村民得到了实惠。正在基地忙着移栽丹参苗的村民王运成说:“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基地,5个人一组,每天能种2亩多一点,平均一个人一天八九十块钱。”
“截至目前,丹参产业已带动周边农户200多户参与种植,同时带动当地群众3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河南芝元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经理赵志鹏介绍,公司与中国中药协会和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合作,已在方城县的古庄店、杨集、赵河等乡镇街道建成裕丹参、艾草、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繁育基地4个,中药材种植品种近20个,面积3万多亩。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良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通讯员 王小玲 文/图)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内乡:香菇撑起村民“致富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