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树新风 解开“人情枷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倡树新风 解开“人情枷锁”
作者:  张飞

  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本报自开设“倡树新风邀你参与”专题以来,持续受到广大市民朋友及网友的关注,大家拨打热线电话或发送邮件参与话题讨论,为我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贡献智慧,建言献策、推荐先进典型、分享个人感悟,共同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乡风。

  

  社旗县李店镇古渡孙村徐先生的儿子马上要娶媳妇了,打算租豪华车队、举办盛大结婚仪式、到高档酒店办酒席、到外地拍婚纱照……市人大代表孙国良听说后立即到其家中劝阻:“现在国家提倡婚事新办,要想撵时兴,可以办田园婚礼,在咱村里就地取材,多有意义,还能省不少钱,至于酒席,在自家院子里办,既热闹又接地气,还干净卫生。”一番细说,让徐大哥一家对婚礼有了新认知。

  

  推动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治理,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鱼库村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为村民详细讲解村规民约的具体内容,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西峡县太平镇鱼库村党支部书记王伟表示,村规民约在无形中还规范了村民的行为举止,遏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不断培养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风尚。

  

  “俺们乡利用宣传栏、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组织志愿者入户讲解,提高村民认识。”唐河县桐河乡刘伙村的王先生说,如今,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明确宴请规模、菜品标准、礼金数额等,并且红白理事会成员带头遵守规定,让大家操办红白事有章可循,争做文明村民。

  

  网友“平凡人生”留言说,“吃酒”礼金必不可少,可送少了对方不满意,送多了家里又入不敷出。通过分析人情债带来的种种危害,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将有利于引导群众自觉摒弃旧习俗,变“堵”为“疏”,变“俗”为“雅”。

  

  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市民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0377-63296666、发送电子邮件至nyrbsqgb@163.com或扫描“群众呼声”微信二维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让我们携手共进,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文明之花遍地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与文明支撑。(全媒体记者 张飞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 3月1日起执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