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田得谷,孝老得福。”在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村的彩绘墙体上,家风家训宣传语格外引人注目。“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也注重弘扬孝道文化,每个月安排3天时间,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洗头、理发。每逢重阳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我们都会举行集体宴,老人小孩欢聚一堂,开开心心过大节。”杨营村党支部书记杨自军自豪地介绍。
杨营村是南阳移民村基层治理工作的表率。该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征求民意、汇聚民智,制定《杨营村文明实践积分方案》,通过“小积分”,解锁乡村“治理密钥”。一户一档,建立“基础积分、正向加分、负向减分”评分体系,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通过“积分制”转化为“数量化”指标,村内形成一股积分争先,人人服务的良好风气,极大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该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来,南阳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持续提升移民村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移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扎实开展“五星”党支部创建,夯实基层基础。南阳把全面增强和充分发挥移民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促进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始终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强化党建引领的总开关作用。在移民村启动实施“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党支部创建活动,充分激发移民村党支部在发展产业、改善环境、维护安定等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调动广大移民群众自觉参与其中,全面营造干群同心、团结奋斗、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走进唐河县古城乡文抗移民村,一幢幢移民新居白墙青瓦,一排排绿化树生机盎然,一幅幅墙画栩栩如生,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全村从内到外都演绎着幸福的蝶变。
安居才能乐业。为确保移民群众“稳得住”,南阳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成让移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全面改善移民村软硬环境,持续加大对移民乡村路、水、电、网和教育、医疗、卫生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支持保障力度。2021年以来,南阳先后投资1亿元,在84个移民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8个;累计整合移民安置结余资金和后期帮扶资金10816万元,重点打造省级南水北调美好移民村28个,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构建村级‘大党委’,坚持‘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议事原则,通过‘大党委’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邓州市九龙镇陈岗社区的会议室内,“议事规则”入门即见。
“什么事儿都是大家商议决定,公平公正公开,村里矛盾也少了,这两年发展上了快车道。”陈岗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大定介绍,该社区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讨论决定用移民扶持项目资金230多万元建成工业园,招引5家企业入驻,解决了100余人就近务工问题,每年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5万元。
在移民村治理工作中,南阳健全干部包村、党员联户、支部或村委会商包联机制,发挥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三会”作用,扎实构建“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职、网格到底”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移民乡村善治水平。
“稳得住”就“能致富”。目前,全市92个南水北调移民村2023年集体收入超过1800万元,年收益10万元以上移民村53个,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万元,移民群众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全媒体记者 黄 星)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日报荣膺全国印刷质量“精品级报纸”称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