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 创星争优聚合力 砺行致远促振兴

关注南阳网
方城县券桥镇: 创星争优聚合力 砺行致远促振兴
作者:  王炳中

  “五星”支部创建是中共河南省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省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坚持将“五星”支部创建作为“一号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星一专班”工作机制;各村扛牢支部主体责任、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实行分工合作制,一星一牵头人,全镇形成在党委领导下,村组干部、党员、广大群众齐抓共管抓创建的局面,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紧扣党建核心,夯实支部堡垒。落实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制度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全面过硬。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 “四色评定”、“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续开展标兵村党支部评选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促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推行村支部书记“选育管用调”全链条全过程县级备案管理,实现“一人一档、一村一册”。组织26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参加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由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全省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视频培训班。坚持早谋划早储备,每村动态储备2名35岁左右后备干部。深化党员 “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等,抓好驻村第一书记职能作用,发挥“尖兵”作用。

  

  激活发展动能,推进产业兴旺。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粮食安全基础地位,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初步形成 “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发展成效突出。探索公司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按照产业区域化、区域特色化、特色规 模化的发展模式,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乡村振兴综合片区为核心,辐射辖区各行各业,建成镇区南部工业园、蔬菜大棚及农产品深加工园、电商产业园、食品中草药加工园、土山村崔庄红色教育园等有规模有亮点有效益的乡村振兴产业园。

  

  围绕党群齐心,实现生态宜居。坚持“组织引领、强化责任、严明奖惩、聚焦顽疾、查摆根源”五措并举,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担任指挥长,研究一个实施方案,制定一张作战图,每周召开一次专题会部署,镇主要领导包片、副科级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包组、包路段,做到责任到人,扎实推进;每两周组织各村开展一次观摩评比,进行阶段性总结,点评优差,查找问题,倒逼整治责任、整治进度。明确村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动性创造性。修订村规民约,将营造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环境作为重点,灵活运用券桥镇爱心公益超市,对参与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义务劳动,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时,每村每月评出脏乱差庭院反面典型,在村公开栏曝光通报。

  

  提升治理效能,夯实稳定基础。该镇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三零”创建,以“六防六促”专项行动为载体,紧盯消防、燃气、交通、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安全教育、反邪教等宣传活动,完善“雪亮工程”后期管护机制,做到26个行政村监控一网式覆盖,真正做到民呼必应、接诉即办。对26个行政村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运用“矛盾风险联防、社会治安联控、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和“组织推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考核驱动”的“六联四动”创建模式,在全镇开展查矛盾、查纠纷、查风险、查隐患、查苗头“五查”活动,精准防控,做到及时化解,确保“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完善民生服务,创建文明幸福。围绕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基础设施基本达标、乡风文明成效明显、教育服务保障到位等9项创建标准,并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村镇整改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结合起来,让创建评选推荐过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切实提升全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文明指数。持续开展“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好妯娌”牛建茹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上榜人物, 石永敏家庭、石中娥家庭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家庭。(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