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老龄中青年”多用于年轻人的自嘲,用来形容自己虽然年纪不大,但身体和心态却提前步入了“老龄化”,很多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每日当牛马努力打拼,久而久之,开始出现各种问题,视力也日渐下降,身体频频发出健康警告。尤其是视力问题,“四十七八,两眼花花”,越来越多的中年人饱受老花的视力困扰,老花眼并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近视眼也难逃得老花的「宿命」……
很多朋友外表看起来年轻有活力,完全看不出他们的真实年龄,而有时一个看手机的拉远动作却暴露了他们的年龄。所谓“5公里慢跑、30公里骑行说走就走,近距离看报模糊难料”,这些人也被称为“视觉初老族”。今天,南阳尖峰眼科就带领各位一起直面天命,了解一下你我皆难逃的老花烦恼......
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那么眼睛的晶状体就是会自动调焦的“镜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台相机的变焦功能变差,晶状体失去弹性,变厚变硬,“镜头”的可调节的范围也变窄了,因此看远清楚,看近时影像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随着眼睛调节能力越来越差,老花眼也会渐渐恶化,直到调节能力丧失。
“老花眼”中年生活“新烦恼”
中近距离的视物困难问题,虽然叫“老花眼”,但研究显示,老花眼通常在38岁左右就会出现。40岁以后,随着眼睛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变小,睫状肌调节能力逐渐降低,老花眼的发病概率会更高,并在42-44岁左右迎来发病高峰,而几乎所有人在52岁时都会出现老视症状。
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人数超3.3亿。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普及,在我国老花眼人群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用眼过度”成为中青年视力健康的隐忧。
“近视人群”也有“老花问题”
不少人认为,年轻时近视,老了不会老花,只戴近视镜或远视镜就可以。
但其实,近视和老花不能抵消。
如果年轻时近视度数较低,可能会比不近视的人晚些时间戴上老花镜。如果近视度数很高,晚年则可能既近视又老花,需要准备两副眼镜:一副近视镜,一副老花镜,或者配一副多焦渐进眼镜。
还有一部分人出现“老花眼”后不加重视,放任不管或随便配一副老花镜,这样的做法也不正确。老花镜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去配,不然如果使用瞳距不合适的老花镜,看物体时会产生“棱镜效应”,为了看清楚,眼睛更费力,容易造成头晕眼花。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误以为老花眼只能依赖于老花镜,事实上,对于有摘镜需求的人群来说,老花眼可以通过手术等新的手段进行治疗。
“老花眼”矫正的“多种技术”
/ 佩戴框架镜 /(1)普通老花镜:单焦点,看近时使用,看远时需要摘掉眼镜。适应人群:单纯有老花眼的人群。(2)双焦点或渐变多焦点眼镜:多个焦点,镜片上有看近区、看远区、过渡区等。一副眼镜即可生活,不需要频繁摘、戴眼镜。但需要适应,可能出现头晕、像跳等不适。适应人群:合并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老花眼人群。
/ 角膜屈光手术 /分很多种手术方式,应用最多的是利用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进行精细切削,术后角膜呈多焦点状态,术后生活中大部分场景可以摆脱眼镜。适应人群:单纯老花眼、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合并老花眼。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置换术 /将眼内混浊变硬、弹性下降的晶状体摘除,换成多焦点或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适应人群:老花合并白内障的人群。
白内障老视一体化解决手术
一次手术同步解决近视、老花、散光、远视、白内障术后不戴镜,远近都清晰。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是通过晶体置换方式,将原有调节力较差的自然晶体替换成经过特殊光学设计的人工晶体,让视觉重新恢复年轻态,除了解决老花眼外,还可以同步解决白内障、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
蔡司全视觉三焦点
全视觉三焦点是蔡司公司研发的一款人工晶体,是一款全程优视力的人工晶体,远、中、近都清晰,术后无需戴镜。
蔡司三焦点人工晶体也是目前唯一通过CFDA认证,可用于透明晶体置换(老花矫正)的技术,目前这种老花矫正手术在明星圈、医疗圈也被赞誉为“抗衰”“重返青春”的黑科技。
编辑:轩雪麟. 校审:轩雪麟 责任编辑:奈志成 监审: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