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丁河镇:一颗猕猴桃 撬动乡镇经济发展

关注南阳网
西峡县丁河镇:一颗猕猴桃 撬动乡镇经济发展
作者:  张涵茹

  西峡县丁河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壤含沙,偏酸性,土层深厚,是猕猴桃的最佳适生区。丁河镇把猕猴桃作为结构调整和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出台一系列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苗木、架材等方面进行补助,让猕猴桃种植在经历了“从大变小”的坎坷后又逐渐“从小变大”。

  

  丁河镇的种植户黄先生就是被重新发展起来的猕猴桃产业“带”回家的代表。1993年,他离家到浙江温州打工,“那个时候家里种些苞米,一年的粮食都不够半年吃,不出去没办法嘛。”2009年,得知丁河镇重新振兴猕猴桃产业的消息,他回到丁河镇,剪枝、浇水、除虫,一门心思扑在果林上,并逐渐扩大承包范围。目前黄良华种植着120亩猕猴桃树。现在,他不仅管着自己的果园,还经常被请去向周边乡镇一些想要参与种植的农户们传授技术和经验。

  

  丁河镇猕猴桃产业的全面发展,为村民致富提供了关键路径,在扶贫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丁河镇的100户国家级贫困户中,有60户走上了种植猕猴桃的道路。而一些没有劳动能力、无法参与种植的贫困户,也正通过养猪、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红、开办农家乐等方式增加收入。猕猴桃的种植和采摘工作,还带动了大批家庭妇女实现创业就业。

  

  目前,丁河镇猕猴桃种植达6.4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26%,4000余户农户。摊子大了,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这样的种植规模,如何保持猕猴桃的品质稳定?怎样监测、防治果园里的病虫害情况?大数据派上了用场。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大产业、大智慧、大数据引领必不可少。丁河镇果园中的白色架子,实际上是具备数据采集功能的小型气象站,检测空气中的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采集降雨量;地底下的探针采集土壤湿度、土壤的PH值、土壤盐分;后台实时监控果园里黄板的虫孔密度。如此,可以有效地根据果树生长情况对症施治,精准管理。据了解,这样的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已经覆盖了修文猕猴桃70%的挂果果园。

  

  天然的好环境,再加上大数据的加持,如今丁河镇的猕猴桃成了品质的代名词。种植户们的猕猴桃,不仅有县里引进的企业进行保底收购,还有许多果商慕名而来采买。丁河镇党委副书记介绍道。(通讯员 张涵茹)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