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注南阳网
文化在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关玉国

文化在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南阳大文化研究院课题组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是城市的特色和形象,是城市的支撑和动能。准确理解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进一步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文化的地位及要求,深刻认识历史文化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的重要性与创造性,确立重点、厘清思路,对南阳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化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特征。省域副中心城市是21世纪的新生产物,自本世纪初首次提出,已在全国一些省(自治区)迅速推进。全国目前已有大部分省(自治区)确定了40个左右省域副中心城市,并纳入了所在省(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省域副中心城市一般是指地处两省及两省以上边缘地域,居于核心地位,拥有独特优势资源或产业,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具有较强聚集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并通过支撑、示范、关联和磁场作用,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城市。其基本特征: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相当的城市规模;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城市功能综合、主导功能突出、能级较高;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具有较强的区域服务能力;拥有较广的经济腹地。相对于一般城市,中心城市地位特殊,文化建设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要动能,既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也是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比较而言,作为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国务院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南阳,2023年GDP完成4572.17亿元,处于全国省域副中心城市中上游水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规模、距省会距离四大优势比较明显,文化、旅游、信息、物流等均居于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从统计部门获悉,早在2021年,我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9.0%,增幅在全省9个超百亿省辖市中名列第二位,高于全省11.6个百分点。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可期。

  

  文化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精神特质。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市肌体里,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例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福建福州的骑楼等。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鲜明的个性和表现符号,以及因此而散发出来的浑然气象和精神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标志,文化是城市的基因和灵魂。富有时代气息、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一旦失去文化内涵,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意识的支配。在省(自治区)已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如洛阳、温州、徐州、吉林、赣州、柳州、襄阳、遵义、齐齐哈尔、宝鸡、岳阳、天水、日喀则、桂林、大同、邯郸等,大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市。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没有哪个单纯的经济城市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永恒的魅力,缺少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不是一个健全的适宜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城市。

  

  文化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产业支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南阳最有价值、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值得向世人展示的宝贵财富。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经济的振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年增长,产业增加值已经从2014年的2.4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4万亿元,五年增幅接近一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9%。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9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06亿元,增幅7.5%。文化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城市必然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其包含的范围甚广,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文化产业的内涵将不断丰富;文化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文化产业融合到经济的广泛领域,不断催生新业态;文化产业定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消费市场空间广阔。据统计,全国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城市功能转换中,以文化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大都超过了50%,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大动能。文化是决定城市魅力、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城市,就不可能持久发展繁荣。一个城市也许没有过于强大的经济力量,但如果拥有了文化品位的魅力,就能赢得人们的关注,从而在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发展资本的竞争中技高一筹、出奇制胜。文化是城市全面发展的推动力,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力,也就是包括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品牌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21世纪的城市经济主流是文化经济,在传统产业里增加的是文化价值,在新兴产业里突出的是文化振兴。这种总体趋势决定了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是文化建设之争。制定实施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不仅决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也决定着整个城市发展的前途。文化发展状态直接引领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充分供给。

  

  (执笔:关玉国)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聚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