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关注南阳网
以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  史 可

以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史 可

  

  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南阳赓续历史辉煌、擘画崭新蓝图的重大机遇,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作为“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我市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提升城乡发展融合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使县域发展基石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为南阳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补短提质,加强城乡融合统筹规划。积极构建“一主两副、两圈两极”市域布局,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扩大中心城区规模,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以大县城建设为引领,统筹全县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要素,推动县域内城乡深度融合。挖掘广袤乡村腹地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纽带作用,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加快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持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建设等为重点,加快健全完善农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聚焦“衣食住行教医保”,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发展。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形成百花齐放、优势互补、融合联动的市域发展新格局。

  

  奋力打造,持续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培养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首先,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就地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其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模式。我市将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壮大花、药、果、菌、茶“五特”经济为重点,持续实施月季、艾草产业倍增计划,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建设一批植物工厂、畜禽立体养殖设施,高标准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高效生态农业经济带。鼓励支持“五特”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建立领办、订单生产、流转入股等机制带动群众增收。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特色培育等举措,合理布局各村产业,从而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城乡融合。

  

  全面保障,积极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关系调整优化过程中,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处于基础地位,发挥关键作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必须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一方面,聚焦重点、聚合力量,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入落实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破除土地、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内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渠道,盘活农村要素资源,激发乡村强劲内生动力。我市应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形式,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积极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产融协作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探索建立具有南阳特色的新机制,在制度创新中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夯实发展厚度,标高进步刻度,进而为共同富裕创造南阳模式。

  

  (作者单位:南阳市委党校)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发挥水资源优势建强副中心城市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