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

关注南阳网
方城县券桥镇: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
作者:  王炳中

  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乡村道路硬化升级、乡村产业蓬勃向上、甜蜜生活触手可及……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目标,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坚定不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出了一幅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的幸福画卷。

  

  环境整治——提升村庄“颜值美”。该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改厕1054户;整改涉水问题195条,整改提升养殖场(户)粪污136户,将污水治理与坑塘治理、厕所革命等有机结合,实现污水净化处理,圆满解决 “污水哪里去”的问题。同时,针对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该镇聚焦水、电、路、讯、房等基础建设薄弱环节,推动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农网改造等工程,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硬化、维修乡村道路72.4公里、排间道755条,通公交线路4条;改造危桥7座,正在实施改造2座;新建供水站4个、集中供水点261个;改造变压器89个,建成35KV券桥变电站1座和10KV配套工程,10KV线路由4条增加至8条;新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

  

  三产融合——绘就乡村“产业美”。 该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做优“一产”,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二产”,强化工业支撑;做旺“三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富农富村富企富财政,走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积极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马庄等村的牛羊养殖发展成效明显。立足全镇粮食收获、储存实际,充分发挥县金谷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券桥站点国有粮食收储主渠道作用,做好收购、储存、加工、批发、零售、兑换等工作,推动粮食产业链条从“田间”延伸到“车间”,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溢价能力。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列入工业立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抓工业经济发展一样抓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兆民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立镇电商直播创业园,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自主发展”原则,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模式,帮助群众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深化治理——厚植村落“内涵美”。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治理体制现代化、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大安全、大调解、大信访、大治理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团助推、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聚焦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矛盾、治安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坚持自治为基础、德治为优先、法治为保障、数治为支撑,培育壮大“四治”治理资源,提升“四治”建设水平,促进“四治”相辅相成、刚柔相济,实现整合优化的效果。村村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积极开展婚丧嫁娶简办、殡葬改革、拒绝毒品集中宣传工作,对红白喜事进行登记造册,现场监督。开展 “十好两优” “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好妯娌”牛建茹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上榜人物, 石永敏家庭、石中娥家庭被评为最美家庭。(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