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高中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组白河行汇报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高中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组白河行汇报
作者:  范东升

白河行之欣然起行


mmexport1731897303463.jpg

  

  南阳网讯 (通讯员范东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11月14日下午13:00,十全地理组8名教师和30名学生齐聚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大门口,开启地理组第二次研学活动—白河行。

  

白河行之文化造访

  

  据记载,历史上曾发生4次改道性变迁:第一次是元大德七年(1304年)新野县岗头决口夺潦河成为现代的白河;第二次是明隆庆四年(1570年)由岗头迁西;第三、四次是1749年及1954年瓦店决口。而本次研学活动就选择在了白河瓦店段流域。

  

白河行之书海拾贝

  

  河流的侵蚀堆积作用


mmexport1731897306286.jpg

  

  本次研学的河段为弯曲河道,有着明显的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在平坦的地区,河流向下侵蚀的作用较弱,主要以侵蚀两岸作用为主,河道开始变得弯曲,于是形成了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河道,河道上还有明显的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洪积扇。


mmexport1731897307940.jpg

  

  河流阶地的产生

  

  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阶段一:地壳稳定,河流以侧蚀和沉积为主,洪水带来的物质在河道两侧沉积;阶段二: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古河漫滩抬升,形成第一级阶地;阶段三:地壳稳定,河流以侧蚀和沉积为主,洪水带来的物质在河道两侧沉积;阶段四: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

  

  河流沉积物特点

  

  沉积顺序: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沉积物与搬运能力:沉积物颗粒越大表明外力搬运能力越强,如某河流多大颗粒沉积物,一般可以推测该河段流量大,流速快,甚至可以推测该时期气候湿润。沉积物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外力搬运时间越长搬运距离越远,沉积物磨圆度越高,分选性越好。


mmexport1731897307940.jpg

  

  河岸风车风向标


mmexport1731897309760.jpg

  

  风向指的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因为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利用风对物体的摩擦力来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风向标尾部与风接触面积大,受到的摩擦力也更大。因此,风向标尾部为下风向,风向头部为上风向。

  

白河行之实践行动


mmexport1731897311526.jpg

  

  在对河水进行观测的时候,我们同样也对河水进行了取样,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将河水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进一步观测和调查。

  

  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地理社团全体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河边清理垃圾的活动,社团成员彼此协作,相互配合,还我们母亲河一个干净的环境。


mmexport1731897313351.jpg

  

白河行之融洽感情

  

  在本次社团活动中学校地理组老师尽心尽责,移步换景,为我们讲述地理知识。刘岗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洪积扇的成因、特点以及外来物种水葫芦对白河造成的影响等;王静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河流沉积物等知识;孟艳飞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冲沟等知识。


mmexport1731897315148.jpg

  

  本小组成员对本次研学活动有哪些感想,回答内容如下:

  

  胡彤彤同学:更直观地认识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同时深切地感受到了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

  

  刘天昊同学:本次研学活动让我对洪积扇的特点,河漫滩平原,河边水葫芦生长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微风乍起,我看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树叶如蝴蝶般飘落。总之,本次出行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并且希望以后还能参与到这种活动当中。

  

  陈佳欢同学:带队老师尽心尽力为我们拓宽了课本上还未学到的知识,同时我学会如何看风向标,并且我认为捡垃圾保护母亲河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白河行之思考探究

  

  本次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促进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联系,实现了跨学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观察了河流的情况,让参与此次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深刻的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因此,我们对生态环境治理思考了一些合理的方案:

  

  退耕还湖兴修水库,提高河流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植树造林,增加湿地,提高下渗。

  

  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工业生产推行洁净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进行净化后再排放。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深刻意识到白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进行上网查询,查别书籍等方式,发现了其他的治理措施: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护坡,它可以对小流域综合治理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工程措施就是缓坡修梯田,生物措施就是封坡育林育草。

  

  通过翻阅书籍,了解到了驳岸这一名词。天然形成的河道可以运用驳岸。驳岸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河岸免受水流侵蚀,保持河道的稳定,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提供人们亲水的空间,也能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促进水陆生态系统平衡。(注:①自然原型驳岸:对于坡度缓或腹地较大的河段,可以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这种驳岸类型适合人流集中的区域,设计时应采用接近自然的材料,考虑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区域。②自然型驳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可以在种植植被的同时,采用天然石料、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的抗洪能力。)

  

  本次地理研学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可谓是一次一举两得的活动。同时研学活动成员相互配合,团结协作进行了捡垃圾活动;带队老师移步换景进行详细讲解,真正做到了研中有学,学中有研的实践课;小组同学集思广益探究白河生态治理措施。让我们感受到地理包罗万象的魅力,它已然不只是一个学科,而是一扇窗,让我们窥见这个世界的广阔与多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致广大而尽精微。

  

  注:手绘部分由刘柯杏绘制,照片素材由地理组老师提供。


编辑:窦文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