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裴营乡:点亮“产业兴旺星” 筑就群众致富路

关注南阳网
邓州市裴营乡:点亮“产业兴旺星” 筑就群众致富路
作者:  赵光选

     南阳网讯 (通讯员赵光选)“我在邓州金鑫达电子电子加工厂上班3、4年了,每月工资5000多元,在家门口上班,家庭也照顾了,钱也不少挣,真是两全其美!”说话时,曾霞脸上漾溢着满足的笑意。


79a1d60de9f84f8c8ea0ac52ba96988.jpg

 忙碌的生产车间 赵光选 摄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七潭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产业兴旺星”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重点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谋思路、想对策,以产业发展为总抓手,精准发力、整合力量、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持续擦亮“产业兴旺星”,照亮群众致富路。

  

  今年63岁的赵保铎,是七潭村人,他是金鑫达电子有限公司经理。他以前在武汉市校油泵,一干就是20多年。2016年他响应乡村召唤,返乡创业。投资130多万元,利用自己的房屋,改造成车间,购买了二封机、切割机、自动卷绕机、自动化烤箱、自动化注液机等机械,与儿子赵金果办起了电子加工厂,安置附近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工人月工资2至6千元左右。

  

  今年7月份,赵保铎及儿子根据生产的需要,又投资100多万元,新建厂房1200多平方米,购置了新型机器设备,生产锂电池。因此,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了,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产品的次品率低了,成品率高了。年产儿童玩具及行车记录仪等用锂电池一千多万只,产品销往广州、深圳等地。

  

  七潭村民唐纪瑞,从2016年开始,流转土地130余亩,投资40余万元,购买有旋耕机、灭茬机、播种机、灌溉等机械,成立了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成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农闲时,帮人搭建钢结构棚、屋,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村民魏家权,流转土地80余亩,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其中20亩种植中药材白术。

  

  2017年他还投资50万元,购置了花生摘果、秸秆打包机、秸秆捡拾机、平板车等机械,搞起了秸秆回收,回收后再外销,每年回收秸秆20万吨左右。

  

  村民赵红伟,2020年投资15万元,养蛋鹅1000余只,由于他懂技术会管理,蛋鹅每年产有机鹅蛋30万只左右,效益可观。

  

  七潭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峰说:“下一步,该村将持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让集体产业“强”起来、“富”起来,点亮‘产业兴旺星’,筑就群众致富路。”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