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乔鸣华 王彩霞)在金风吐芳、丹桂摇香的收获季节,南阳市新野县城区汉华小学于10月17日至18日,举行了中年级语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全体中年级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犹如一场及时秋雨,更像一场秋日盛宴,催浓了缕缕桂香,也为进一步提升“双减”的有效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活动旨在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实现教师智慧共享,营造互学互鉴、相互探讨、共同提升的教学教研氛围。
活动中,中年级语文组的王欣、王晓玲、王彩霞、张春霞、蔚艳冰五位优秀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大比武课堂展示。她们就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到不了的老屋》和四年级上册《16.麻雀》进行了同课异构展示,真可谓“同课异构显异彩,百花齐放香满园”。
王欣老师的语文课堂亮点颇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整节课设计严谨,节奏把握得当,讲授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特别是板书能图文结合,把老屋慈祥、善良的形象与预测方法巧妙结合,相信会深深铭刻在孩子们的心中。王晓玲老师善于把控课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环环相扣,严密有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同时也把学会“预测”这一阅读教学策略悄然种进学生心田。王彩霞老师的课堂能抓住学生心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童话知识到预测方法,再到预测练习,课堂始终围绕“预测”这根主线,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把学生思维广度、深度完全打开,学生积极参与预测,这种讲练结合的方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张春霞老师执教的《麻雀》一课,课件设计精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词语巧妙回顾、人物形象梳理到即时写作小练笔,再到母爱的情感升华,拓展得当,紧抓语文要素和写作要素,着力于核心素养之培育,各环节处理得难易适中,深浅适度,很值得品味。蔚艳冰老师的课堂把“文味”“情味”“真味”三味巧妙融入语文课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课始,她巧妙将单元主题与习作要素融为一体,由三组词语顺滑引出主要人物,并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朗朗书声,把母爱的真,母爱的深,母爱的暖,嵌入心间,植入心灵深处。她牢抓习作要素,着力渗透把一件事写清楚之方法,强调按“起因、经过、结果”一定顺序写,写清“看到的:动作慢起来”,写准“听到的:声音响起来”,写好“想到的:感受写出来”,撬动思维,读写结合。真是一节有“余味”的好课!
暮秋共研,吹开满树繁花;向美而生,追寻诗意课堂。磨课研讨环节,大家畅所欲言,从教学理念、目标制定、语文要素、课堂设计、读写训练、评价方式、素养达成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精彩分享和深度反思,给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为“美”而研,为“教”而精,向“光”而行。
评课结束后,曹欣昌主任也为此次观课议课活动做出点评,并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他强调:要以“教学评一致性”的课改理念为导向,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放在首位,要心中有目标,目标有活动,活动有评价。要生动地教,深刻地思,精彩地评。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多彩的教研活动,不仅给每一位教师带来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汉华小学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以梦为马未下鞍,逐梦前行再奋蹄。让我们深耕课堂,做奋发进取的“筑梦人”,实学苦干的“追梦人”,仰望星空的“圆梦人”,踏着铿锵的步伐,乘着新时代的东风,锲而不舍,敏学笃行,让“双减”下的语文课堂更加高效精彩,让教研之花在“双减”政策下盛放,为孩子们的成长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