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节气过后,桐柏县的山栀子陆续迎来收获的季节,山栀子果犹如小灯笼般挂满枝头,种植农户忙着采摘,一派丰收景象。
10月8日,在淮源镇山栀子种植基地,村民麻利地穿梭在茂密的山栀子树丛间,将新采摘的山栀子装袋、上秤,他们谈论着今年山栀子的收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最后一袋山栀子装上货车,司机把车门合上,这一车山栀子即将运往安徽亳州。收购商王诗尧说,淮源镇的山栀子果形好、药性好,他每年来这里收购五六十吨。
这个山栀子种植基地是本地村民王西林承包荒山种植的,这几天他一直守在山上,和村民们忙着摘果售果。“山栀子也叫黄栀子,它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火、止血功效。我们基地的山栀子主要销往湖北、河北、安徽等省的中药材市场。”王西林说。
“基地共种植了400亩山栀子,每年寒露之后就进入采摘期,共持续一个月。”王西林勾着手指算了一笔经济账:平均亩产400斤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每公斤7.3元,每亩平均就是1400元左右,发展栀子这个产业还是很有奔头的。
山栀子的丰产丰收不仅扮靓了山坡,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正在采摘山栀子的村民杨君娥告诉记者,她常年在基地里干活,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这里离家近,都是乡里乡亲的,有说有笑可热闹了,务工的同时还能看着家、照顾孙子,真是太方便了。”
淮源镇位于桐柏山麓、淮河源头,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水土条件得天独厚,是多种中药材的地道产地。该镇党委书记王珂介绍,全镇利用生态优势鼓励种植大户发展山栀子产业,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整个过程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采收、销售,形成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桐柏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政策扶持下,桐柏县山栀子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县山栀子种植面积已累计5万亩,不仅每年在花开时迎来众多游客观赏,结了果还促进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美的底色”和发展新动能。(全媒体记者 陈 琼 通讯员 岳建平)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秋收已接近尾声 秋播将于10月20日左右陆续开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