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邓州市十林镇宋集村村民宋忠义把深海渔具加工厂办到了村里,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增收,用一张张五颜六色的渔网就了乡村振兴道路。
在永泽渔网3000平方的厂房内,30余台大型渔网机、定型机,机器轰鸣,定性、打网、包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地进行渔网加工,厂区内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以前在南方汕头上班,听说家门口开了个渔网厂,就回来了,一个月有三四千元多的收入,既能接送孩子,还能照顾家庭,非常 满意。”村民韩盈说。说起十林镇从事渔网加工产业历史久、经验多,已发展20多年的时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值外出打工热潮,十林镇一批年轻人进入广东沿海一带的织网厂上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掌握了娴熟的织网技术,不少人返乡办起了作坊式的渔网加工点,群众在农闲时期通过加工渔网增加收入。
“下一步,我想继续扩大规模,准备借助渔网加工资源打造渔网特色小镇,为乡村振兴路出把力,带领更多的人增收致富。”永泽渔具厂负责人宋忠义说。
近年来,十林镇把发展完善“1+N”产业体系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立足三产融合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聚集”的工作思路,结合全镇实际,利用好织网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不断提高渔网渔具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品牌力,建设功能完善、独具魅力的渔网特色小镇,决定把这赚钱的“小买卖”做成“大产业”。
截至目前,永泽渔网目前已成为豫西南地区最大的渔网加工企业,年产各类渔网20余万条,年产值超1.2亿元,每年带动镇上就业300余人,产品出口非洲等国家。
编辑:网信邓州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