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 王 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刻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发展、弘扬与继承“三大文化”,树立学校文化育人理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为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涵养文化动能、凝聚精神动力。
分段设计教学内容、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讲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故事为主,旨在引导小学生初步感知文化概念、培养文化情感;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着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展到革命文化乃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旨在引导中学生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认同;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力求传达文化创新、文明交流理念,旨在引导大学生最终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融入地域文化资源、彰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特色性。分析整理我国不同区域、各具特质的地域文化资源,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事例鲜活、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弱化思政课教学“枯燥乏味、空洞抽象”的刻板印象,增加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接受,从而推动思政课教学更加富有特色和活力,并向内涵式方向发展。
运用线上线下课堂、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效性。数字时代思政课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愈加凸显,除了做好常规的课堂讲授、理论教学之外,运用“思政课+网络+文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让文化“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注重作为“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突破学校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拓展教学所需的文化“大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可以显著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以改革激活南阳发展新动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