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

关注南阳网
木铎金声
作者:  乔相豹

河南省镇平县的第二大河严陵河,发源于该县高丘镇的尖顶山,原名清河。相传东汉光武帝的好友严光(字子陵)曾在此垂钓、教书,育出桃李满天下。当地百姓为纪念他,将他垂钓的清河改名为严陵河。后又建庙祭祀,即为先师庙,至今香火不断。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赞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千年之后,木铎金声依然振鸣于在这方山水之间。

尖顶山下,有一座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当年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深山二十余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在他的坚守下,这所大山深处的偏僻学校,培养出了51名大学生和3名研究生,一批批山里娃从这里走出大山,用知识报效国家。

张玉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13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曾3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也曾登上颁奖台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和奖牌奖杯。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张玉滚的身影出现在“凝心聚魂”的方阵彩车上;2021年7月1日,张玉滚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 2022年2月4日,张玉滚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参与传递五星红旗,并参加升旗仪式。2022年3月2日,张玉滚参加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完成17棒火炬传递。

荣光属于奋斗者!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场酸甜苦辣,张玉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黑虎庙小学距离县城近60公里,距高丘镇20多公里。这里的山路崎岖难行,海拔140多米的尖顶山仅“Z”字形的急转弯就有58个,还有被当地人称作“十八道弯”的上下八里坡。在公路修通之前,扁担就是张玉滚的“运输工具”, 五年之间,他一次次跋山涉水从镇上挑来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来油盐酱醋、蔬菜大米,保障孩子们学习生活,一根扁担被他的汗水浸得油光发亮。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张玉滚省吃俭用买了一辆摩托车,进出大山为孩子们带来学习和生活用品。十多年来,他骑坏了4辆摩托车,更换了数十条轮胎。2013年10月,天还没亮,张玉滚骑摩托车到镇中心校开会。当时山上起了大雾,在一个急转弯处,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张玉滚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住院期间,他心里始终挂念着学生们,几天后就坚持返回了学校。回校后的第一节课堂上,学生们望着讲台上头裹纱布的张老师,这些憨厚朴实的山里娃们刚一喊出“老师好”,一些学生就禁不住哭出了声。纵使小小年纪,这些山里孩子也早已理解自己的老师常年穿行于山间的艰辛!望着座位上一个个真诚的孩子,张玉滚的眼泪也禁不住滴落在讲台上。此情此景,何尝不是师生间劫后重逢的真情!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中国”授予张玉滚的颁奖词,短短几十字,却道尽了张玉滚的无悔付出与坚守。如今,张玉滚用过的扁担陈列在黑虎庙小学时代楷模的展厅里,它与它的主人一同见证了黑虎庙小学的历史巨变,向每一位参观者默默地诉说着一段艰苦而又辉煌的过往。

与张玉滚结缘是在2013年,那时我刚到镇平县工作不久,县里分工让我联系高丘镇。后来,听说镇里有一个特别艰苦的黑虎庙小学,还有坚守山村小学的张玉滚老师。多年农村的艰难求学场景始终历历在目,使我心中充满了对张玉滚老师的敬仰。2014年2月,我自费购买了一些文体器材和作业本赴大山深处拜访张玉滚,看望那些山里娃。那次,我见到了老校长吴龙奇,他当面称赞张玉滚扎根深山一干就是十多年,学校难得他这样的好老师。同时反映,这个学校太苦了,最大的困难就是留不住老师。早些年有的老师宁肯出去打工,也不愿在这里教书。回到县里之后,我把在黑虎庙小学的所见所闻向相关县领导作了简单汇报。几位县领导一致认为,山区教育如果搞不好,山里孩子就没有走出大山的希望,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后来,县里专门开会研究,部署了山区教师队伍配备以及山区学校硬件提升工作。多年以来,镇平县历任四大家领导都尤其关心山区的教育工作,黑虎庙小学得以更快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这所深度贫困村的小学又得到了省市和国家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发展层次。

近年来,黑虎庙小学的变化日新月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黑虎庙小学翻修了教学楼,教室里装上了多媒体设备。新建的宿舍楼、大餐厅、标准化运动操场投入使用,山里孩子们拥入现代化教育的怀抱。

现在,不仅高丘镇的学生来这里求学,周边其他地方的小学生也都要到黑虎庙小学来。省城郑州的支教老师也来到了这里,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学期黑虎庙小学总共有7个班105名学生,教师增加到15名,学校社团已经增加到11个,不但乒乓球、羽毛球、美术、音乐这些社团应有尽有,连钢琴、演讲口才这些在城市学校才有的社团也开展起来了。喜爱足球的山里娃也有了自己的训练场,他们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脚下生风,成为大山深处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些年来,为了黑虎庙小学的发展,张玉滚一家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山里人家居住分散,出行不便,有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不得不住校。2003年,学校建起了食堂,由于发的工资少,没人愿意来做饭,张玉滚就反复劝说妻子张会云,动员她来学校当了炊事员。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操作轧面机时出现意外,中指、无名指被轧面机压碎,造成了终身残疾,但妻子一直毫无怨言,直到现在还为学生的一日三餐忙碌着。2006年秋季开学时,新来的几位学生缺教材,张玉滚有事走不开,就让妻子帮他去镇上给学生买教材,女儿才九个月大,家里无人照看,妻子就带着她一起出发了。中午时分,张玉滚听到学校外有村民急促的喊叫声:“三轮车翻车了,快来救人啊!”。张玉滚闻声赶紧跑出去帮助救人。在下八里坡转弯处,张玉滚看到,载着妻子和女儿的三轮车翻到路下边20多米,三轮车师傅正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当时,孩子头上流着血,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妻子的头部和腿部也受了重伤。见此情景,张玉滚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脑子一片空白。女儿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开,成为张玉滚夫妇无尽的牵挂。每年清明,夫妇俩都要去女儿的坟前看望她,和她说说话,告诉她学校有了哪些新变化,爸爸取得了哪些新成绩。彼时彼刻,张玉滚分明感到,四周山林在春雨的滋润下,更加郁郁葱葱,愈发枝繁叶茂。

    致敬张玉滚校长!致敬祖国大地上为教育事业接力奋斗的播火者!(作者:乔相豹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