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为孩子幸福奠基——南阳市第十六小学校
小学教育是滋养“根”的教育,万千家庭都渴望享受到高质量的小学教育。作为一所备受社会认可的学校,南阳市第十六小学校勇担社会责任,在南阳高新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2023年8月,南阳市第十六小学校与南阳市第六十八小学校组成南阳市第十六小学校教育集团,开启集团化办学模式,整体提升两校教育发展水平,实实在在把好学校办在百姓家门口,让好课堂、好老师来到学生身边,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有力助推高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共同发展 共筑幸福校园
成立集团化办学以来,南阳市第十六小学获得了河南省文明单位、南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南阳市首批美育示范校、南阳市第三批“四美”庭院、南阳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南阳高新区平安校园、南阳高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南阳市第六十八小学获得了南阳市文明校园、南阳市“四美”庭院、南阳市作文教学先进单位、高新区信访稳定先进单位、南阳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经过一年的时间,南阳市第十六小学教育集团在办学理念、制度建设、资源整合、协同育人等方面一体推进,共谋发展,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有效路径。坚持一体化共同发展,推动集团内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办学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紧密共享,加强两校区内部管理,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强化师资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南阳市十六小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完善,办学资源较丰富,师资力量强。集团通过资源共享和整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开展交流轮岗、专题研讨、教师培训等活动,借助名师工作室,“青蓝结对”工程,实现师资、课程、设施上的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共生。
加强研训联动 赋能团队成长
集团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也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开拓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两校老师共同参与了十六小学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主题教研、课堂教学竞赛、校级幸福论坛等活动。
集团坚持教师专业化发展,构筑教师交流、沟通、互助渠道,搭建共同学习平台,实现教学上的交流。定期开展培训、技能竞赛、研讨等方式,做到在培训上同步,业务上提高,着力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注重课程建设 创新融合发展
集团注重课程建设和创新,制定了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定期组织了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实现两校之间优质课程共享。同时,集团坚持融合中主动发展,激发集团内学校主动发展的活力,尊重集团内学校各自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实现学校间优势互补和发展互促,实现集团内学校多样特色的协同发展。
同步育人体系 助力学生成长
集团组织了各类学生竞赛和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组织了建队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春花节、夏叶节、秋实节、冬雪节等活动。此外,还开展学生交流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扎实落实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丰富、立体、多元化的特色活动中,让集团的每一个孩子都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蓬勃生长。
监控教学质量 展示教育成果
集团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两校的教学过程、教学常规进行全程监控、督导。同时还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确保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定期展示教育成果,并对成员学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改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锐意创新潮头立 百舸争流敢为先
南阳市第十六小学校教育集团将继续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孩子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悉心坚守责任,全力托举使命,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更强的气魄、更加奋进的姿态,激活集团化办学“一池春水”,让教育优质均衡再升级,让更高质量的幸福之“花”开在群众家门口,为实现高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春风)
编辑:窦文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上一篇:新野:近亿元助学贷款 帮学子圆大学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