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线:穿越20余年的信任

关注南阳网
生死一线:穿越20余年的信任
作者:  

近日,南阳医专一附院东院区(南阳医专三附院)报道的《锣鼓声中的感恩》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其中门诊部老专家张世宪接过锦旗,满眼含泪的一幕,更是引起群众共鸣。

一面锦旗,让老专家泪目,让群众动容。这里面,饱含着医患之间难以磨灭的信任。

01

老专家的坚守

张世宪老专家是医院在1999年建院之初的院领导。今年78岁,从医57年,20余年的时光都奉献在了这家医院。

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踏入门诊部,认真查看每一位患者的病历,为新一天的诊疗做足准备。


他的医术精湛,在业界享有盛誉。无论是复杂的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的病症,他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给出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02

锦旗背后的深情:绝望中的希望

那面让张世宪老专家泪目的锦旗,是家住茶庵的袁大姐一家人敲锣打鼓为他送来的。

袁大姐的病情在市内某三甲医院被判定为无药可医,这让袁大姐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在黑暗中,他们想起了多年前张世宪老院长妙手回春的经历。


原来,在袁大姐二十多岁、三十多岁时,也曾因贫血和身体虚弱备受折磨。期间在张世宪老专家的精心治疗下,逐渐恢复了健康。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家属们决定带着已经陷入昏迷的袁大姐转院。这一决定,是他们在绝望中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

03

用仁心担负起信任与重托

张世宪老专家没有因为袁大姐病情的沉重而退缩,反而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7月9日下午6点左右,袁大姐被救护车送到急诊门前。张世宪老专家接到患者家属电话,第一时间拿起听诊器、叩诊锤,用最快的速度奔向救护车。

他迅速为袁大姐查体诊断,反复仔细查阅袁大姐的检查报告,不禁心里一沉。

袁大姐插有深静脉留置导管、胃管、尿管,20余天未进食,面色苍白,血色素非常低,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深度昏迷、诊断为脑瘤、肺炎……每一项都危及生命。

看到患者家属无限期盼的目光,他再次详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做出正确的诊断。经过研判后,张世宪老专家给出了治疗指导意见,袁大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7月10日凌晨2点钟多,惦记着袁大姐病情的他,不顾白天工作的疲惫,来到了重症监护室,再次观察病情,查看各项指标,指导护士给袁大姐喂水,观察体征变化,琢磨着明天的治疗方案。临走前,他嘱咐护士给袁大姐侧身拍背,动作要轻柔细致……

04

明确诊断、把患者从生死线上拉回

张世宪老专家和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的专家们多次会诊、研讨病情,结合袁大姐以往病史,明确诊断为“重症席汉式综合征”。

有了明确诊断,治疗方案更加明晰。袁大姐的病情逐渐好转,从有了吞咽感到喝流食再到吃少量面食再到最终康复。这份来之不易的健康,让袁大姐一家人感激涕零,于是在8月5日这天为张世宪老专家送上了这面饱含深情的锦旗。


锦旗与泪水后面,是医患信任双向奔赴。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长江东路567号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