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庄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庄河市大树互助志愿服务中心、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展“艺心关爱·媒好未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及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们一同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校园,开展“送课到家 爱心护航”志愿服务活动,走访困境家庭学生,为事实无抚养孩子提供课业辅导、特长培养等服务,与孩子们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帮扶机制,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用独特的方式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美育之花绽放乡村校园
基层服务践行团一行与庄河市光明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后,深入光明山镇中心小学开展美育行动,一堂以“爱家乡 爱祖国”为主题的美育课在充满温馨与期待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课堂上,青年志愿者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讲述祖国的悠久历史,引导学生们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家乡的魅力。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眼神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热爱。随后,同学们纷纷举手,热情洋溢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乡,志愿者们为他们分发水彩笔,同学们拿起画笔,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情感的画作逐渐呈现出来。在分享环节,有的学生展示了家乡的青山绿水,有的描绘了热闹的集市,还有的画出了祖国的航天成就。大家互相欣赏、交流,教室里充满了对祖国和家乡的赞美之声。
这堂美育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修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激励着他们为家乡的繁荣和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不断奋斗。
走进困难家庭 点亮希望之光
情系偏远困难家庭,传递人间真情。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丈夫患癌去世,她独自肩负起家庭的重任,用无尽的爱与坚韧,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基层服务践行团带着新鲜的食材和满满的关爱来到了庄河市大营镇开展为期一天的关爱陪伴。在简陋但温馨的屋子里,大家迅速行动起来,分工合作,洗菜、切菜、调馅,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饱含祝福的饺子就完成了。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刻,饺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青年志愿者与孩子们之间深厚情谊的象征,传递着温暖与关爱。饭后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温习课业。一位志愿者感慨地说道:“能为困难家庭带来一些欢乐和温暖,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乡村人家 一方天地
墙角堆放着的柴火,院里悠闲踱步的鸡鹅,一股浓郁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青年志愿者们扛着米面油来到家里,“来就来吧,还拿那么多东西!”看到这么多志愿者前来慰问,爷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爷爷已有七十多岁的高龄,因儿子儿媳生病相继去世,他和老伴抚养着孙女长大。临近期末考试,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自发为老人的孙女辅导起功课,认真查看作业并及时查漏补缺,针对她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志愿者们纷纷表示,“看到她在我们的帮助下解决了难题,我们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爷爷还对今年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南阳籍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侃侃而谈,讲述红色历史,激励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时刻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
倡导健康社会 对烟卡说“不”
近期,“烟卡”在小学生群体中悄然盛行,不少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烟卡”,基层服务践行团在走访的过程中,在一位小学生的家里发现了许多“烟卡”,志愿者们耐心的给孩子讲解它传递的不良信息和危害。听了劝解后,他拿出所有“烟卡”,积极配合将其销毁。
在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道路上,青年志愿者和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改变,或许力量微薄,但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如同点点繁星,终将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乡村教育的未来。
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共同为乡村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