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林下“掘金” 竹笙菌成为乡村振兴主力“菌”

关注南阳网
河南邓州:林下“掘金” 竹笙菌成为乡村振兴主力“菌”
作者:  王玉卓

8月5日清晨,在河南南阳邓州市张村镇张北社区的菌类种植基地里,500余亩竹笙菌破壳开屏,长势喜人,农户们提着篮子穿梭在林下捡拾成品竹笙菌,现场一片忙碌丰收景象。

微信图片_20240806160130.jpg

(邓州市张村镇张北社区农户在基地采摘成品竹笙菌①)

图片1.png

(邓州市张村镇张北社区农户在基地采摘成品竹笙菌②)

“碧竿舞动玉屏风,翠盖轻摇翡翠丛。竹荪破土凌云起,仙子翩翩舞梦中。”竹笙菌又名“竹荪”,因营养丰富,且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有着良好疗效,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

张村镇是邓州市“南水北调中线特色林果产业带”发展规划的乡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2021年以来,张村镇张北社区围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社区党支部牵头整合辖区闲置林地资源,计划发展林下经济。热忱于菌类食品生产研究的河南省食品安全协会副会长、开封人蔡志磊得知消息后,当即前往考察,并在该社区承包30亩林地,出资从云贵地区和西峡县引进野生竹笙菌进行林下试种。   

说时容易做时难。由于对温控、育肥及灌溉等种植过程管理的不到位,蔡志磊多次试种失败。

   “当时大家都不相信山里的高贵物种能在我们这个平原地区种出来,但是他没有放弃,现在我们真的成功种出来了!”张北社区党支部书记丁仁贵激动地说。带着不服输的心态,失败了就重来,蔡志磊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一方面带着雇佣的社区农户前往云贵地区考察学习,另一方面邀请云贵地区种植专家走进社区基地现场指导,经过一番改良,蔡志磊和农户们成功探索出“邓州竹笙菌”130天全周期生长技术。2022年7月,邓州市第一颗喝“丹江水”长大的竹笙菌在张北社区成功破壳诞生!“这里的气候、土壤和湿度很好,我们用‘丹江水’种出来的菌子不仅颗体饱满、肉质鲜美,而且菌体的氨基酸含量远超正常标准6—7%”蔡志磊说。

微信图片_20240806160430.jpg

(邓州市张村镇张北社区农户搬运正在出栏的成品菌①)

微信图片_20240806160507.jpg

(邓州市张村镇张北社区农户搬运正在出栏的成品菌②)

念好了“技术经”便有了“生态共富经”。“4月种7月收,平均每天在林里工作5个小时,一天能挣70元,一个周期下来收入近万元,我很满意。”张北社区脱贫户、67岁的陈美英说。2022年,蔡志磊在张北社区发起成立了邓州市鑫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公司+基地+农户+集体”的联农带农产业发展体系,随着技术的成熟,出产竹笙菌质优价高,订单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参与土地流转,选择种植竹笙菌,蔡志磊的基地也由起初的30亩发展到如今的500余亩,日均用工可达10人,采摘旺季则可达340人,平均日薪资在70—150元之间。除此之外,基地依托邓州市产粮大县的资源优势,回收农户秸秆等农余垃圾作为竹笙菌生长的天然肥料,年均消耗秸秆1500吨,成品菌亩均所获毛利在10000——15000元之间,真正做到了既“美了生态”又“富了口袋”。

   “邓州市给我们提供了乡村振兴‘1+N’专项政策扶持,政府的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这更加坚定了公司在邓州扎根发展的信心,我本人今年也在邓州买了房子。明年开始,公司计划将‘邓州竹笙菌’基地种植技术推广到白牛、文渠、十林等更多乡镇,在各乡镇建立技术指导站,让更多老百姓受益!”蔡志磊说。

编辑:网信邓州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镇平县:慰问参战老兵 赓续红色血脉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