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奋斗在一线的人民教师,“立德树人”是她的追求。
她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科研工作者,“成果丰硕”是她付出的回报。
她是青年教师眼中的良师益友,“默默奉献”是她的品质。
深耕教科研一线28年,她荣膺省教学标兵、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省文明教师、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十大“师带徒”标兵等。她就是2024年省先进工作者、南阳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李定珍。
良师与学生双向奔赴
在教学中,李定珍不断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应用特色和个性化培养,2024年主持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个性化培养的“跨学科团队指导”新工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成功获批立项。通过工作室联盟组建跨学科劳模导师团队,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解决新工科毕业设计指导中个性化培养问题。
为支持学生考研深造,她每年义务讲座30多场,该校光电专业考研录取率超43%,工作室两年间指导100余名学生成功考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研究生。
为创业就业提供服务,她指导学生注册创业公司2个,30余名毕业生被华为、牧原等大型名企聘用,她所在学院就业率居全校前列,被评为具有工程及行业背景“双师双能”型教师。
教学与创新双向融合
近年来,李定珍聚焦科技前沿,主持完成省级项目“基于杜芬方程的自稳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发”及社会服务项目等20余项、专利3项、论文60余篇。
2019年,她领衔创建了该校首个劳模工作室——李定珍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设立劳模示范岗,2022年获南阳市和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指导成功创建了2个劳模工作室,她主持的“劳模工作室模式下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入围省示范校建设专项研究。
李定珍注重队伍建设,实施“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 “一对一”指导了多名青年教师,提升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创新能力。师徒培养涵盖百余名教师,先后获国奖4项、省奖19项、市级以上荣誉40余人次。
科研与应用双向互动
李定珍带领团队以教科研项目为牵引,紧紧围绕省科技发展的热点重点领域,在推进农业无人机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创新性应用上下功夫,主持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5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在她带领下,学院师生与南阳森霸光电、河南海宏科技等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和实习基地,承担企业项目40余项,成果在新能源、光电信息产业等领域推广应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她还积极参加“三下乡”科技帮扶活动,多次深入南召、唐河等地,做无人机科普实践及义务家电维修,广受好评。
择一事,爱一行,做一生。李定珍说,今后将着重跨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培养,以新工科毕业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劳模工作室联盟平台,汇聚不同领域劳模、专家、企业工程师,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共同设计创新课程,让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在南阳扎根、发芽。(全媒体记者 李佩佩)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职教园区: 持续壮大职业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